(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庚子年伊始,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狀病毒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從疫情爆發到各地方政府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再到如今企業機構的逐漸全面復工,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經歷了太多。在這場“看不見的敵人”和“沒有硝煙的戰場”中,每一家企業,甚至每一個人都成為了疫情下的親歷者和戰斗者。
而這場戰“疫”仍在進行中……
拉響警報
對于管理著萬億資產和擁有數百名員工的天弘基金來說,戰“疫”警報早已經拉響了。
一位天弘基金內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透露, 1月22日,公司緊急下發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工作通知》”),要求每日對人員流動進行詳細追蹤,節前對擬計劃回武漢及湖北地區的員工進行規勸,人員管理上,采取自上而下的報備機制,要求每位部門負責人必須掌握每一位員工假期期間的行蹤和健康狀況。
而從2月3日開始正式復工后,根據《工作通知》要求,采取了分類輪崗,結合遠程辦公等方式完成工作。
具體到各部門安排,據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基金運營、交易等與交易相關的部門實行了AB班,AB班員工按一定周期輪流現場辦公和在家遠程辦公;其他部門安排一定的人員和崗位輪換至職場辦公,其他人員在家辦公。
復工前夕,考慮到遠程辦公或將大范圍開展,天弘基金信息技術部門提前到崗,完成了VPN及后臺資源擴容,完善了電話會議系統支持,同時完成了整體應急辦公預案。
上述天弘基金內部人士表示,“從實際情況來看,除了運營、交易、客服等少數部門的工作需要到職場進行以外,其余多數崗位工作可以通過遠程辦公解決。目前公司實施輪崗已有一個月時間,各項業務均保持了平穩運行。”
支援一線
除了確保公司員工的健康安全和公司正常運轉之外,春節假期期間,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在得知防疫物資極端匱乏后,下達指令:“務必第一時間、最高效率采購緊缺醫療物資并捐贈到武漢防疫一線”。
1月27日,大年初三,在接到公司指令后,天弘基金部分員工結束了春節休假,該公司綜合管理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防疫物資的采購和捐贈過程非常曲折,我們全部門可以說過了一個比工作日還忙碌的春節。”
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收到任務的時候,他們最感犯愁的是:哪些是一線醫護人員急缺的物資?具體物資該從哪里買?能不能買到?購買的物資是否符合醫院抗擊疫情的標準?能不能真正的送到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手里?一系列問題有待厘清。
上述綜合管理部工作人員透露,在接到指令后的最初24小時里,同事們是在打電話中度過的。
“我們分成了兩組,一組分頭尋找各類醫療物資,生產廠家,有無貨源,另一組就是尋找武漢、黃岡等地各大醫院的聯絡方式,詢問他們的具體需求情況。” 上述綜合管理部工作人員稱,“很多醫院的電話忙得打不進去,需要一直打,還有的醫院需要輾轉5、6個電話才能找到一個對口的負責人。”
在經歷了數不盡的電話和無數人的溝通后,得到的信息是,物資方面,不是無人接聽就是物資已售罄,原料短時間很難補充;醫院方面,多數電話無人接聽,好不容易找到人,被告知所需物資已很難在市場上買到,且接受捐贈必須通過指定機構完成。
“情況就擺在眼前,只能一個個去解決,很艱難。” 該綜合管理部工作人員表示。
兵貴神速
轉變思路和戰術,是信息匯總之后的決定。
調整之后,綜合管理部工作成員繼續兵分兩路,一路通過公司醫藥研究員、朋友圈的專業醫療人士尋找物資;另一路直接聯系相關指定機構,了解武漢一線醫院的物資需求情況,最終通過層層關系,輾轉聯絡到了湖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整個湖北省的醫療物資短缺情況。
1月29日,兩天的努力有了結果:找到和明確了湖北省疾控中心的急需物資--核酸提取試劑盒;武漢中心醫院的急需物資--全自動核酸提取儀。
此時,湖北省17個地區的部分醫院由于缺乏核酸提取環節中必需的試劑盒和儀器,大約有3-5萬名患者難以迅速確診。
此外,他們還和火神山醫院王院長取得了聯系,并敲定了天弘基金可以買到而且也是火神山醫院急缺的醫療設備——65臺病人監護儀。
65臺病人監護儀送抵武漢火神山醫院
為了規避風險,金融機構一般存在合規流程繁瑣的行業特質,但記者了解到,1月30日這一天,天弘基金完成了公司歷史上最快的內部流程。
前述天弘基金內部人士表示,當天,法務、財務、綜合的工作人員全部到崗,坐在公司電腦前,緊盯每一步流程,各分管審批領導時刻等待審批進度消息。最終,從前期合同草擬、預審、修改,定稿,到完成“采購需求申請”“合同審批”“合同支付”三項流程,一共用了不到兩個小時。下午四點,兩項物資完成全部流程和最后付款。
1月30日當天,收到貨款的兩家公司便安排了發貨。據前述天弘基金內部人士透露,“過程中最讓我們感動的是,當時物流不暢,負責生產核酸試劑盒和提取設備的廠家,在第一時間安排兩位師傅,開著自己公司的車,直接從蘇州一路開到了湖北疾控中心,兩位師傅為此回到蘇州后還被隔離了14天。”
天弘基金捐贈的核酸試劑盒和提取設備專車送抵武漢
除了向湖北省疾控中心等組織捐贈價值380萬元的急需醫療物資,據記者了解,天弘基金還拿出5億元的自有資金,自購旗下主動偏股型基金,向市場傳遞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與投資者風雨同舟的決心。此外,天弘基金經理田俊維自購其管理的天弘文化新興產業100萬元。
運營緊繃
由于疫情影響,1月28日,上交所、深交所聯合發布公告,A股延期一天開市,2月3日起開市交易。
雖然僅僅延期開市一天,對于基金公司來說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運營工作在一定角度來講是標準化工作,明天、后天甚至半年后要做什么工作都會提前做好準備,規定的時間、規定的系統完成規定的工作。”一位大型公募基金運營人士表示。
“原本1月31日為工作日,系統的各類參數都會在假期最后一個交易日做好設定,當天也會有各種資金劃付、交易清算。但由于疫情原因變更了交易日,使得公司內部的直銷、資金、注冊登記、投資交易、估值等系統數百條數據參數全部要進行重新變更。“天弘基金一位后臺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
“這涉及部門間與IT、風控、交易、投資等部門、對外與銷售機構、托管銀行、監管機構大量重新協調工作。“該后臺工作人員進一步透露,”風險非常大,運營工作是牽一發動全身的,一個環節出現瑕疵,后果都可能會無限放大。“
記者獲悉,1月27日,天弘基金運營部協同IT部、交易室、風控、投資等部門提前對所有業務環節進行了梳理,1天時間匯總了近2500字的估值會計調整方案操作手冊,內容涵蓋頭寸管理、賬務處理、交收清算。
而考慮到疫情泛濫,需避免人員聚集,綜合多方面因素,最后確定了10位會計1月28日參與現場加班,其余同事遠程貢獻建議。
1月30日,天弘基金展開了估值系統相關延期開市測試,以便1月31日貨幣基金順利對賬。
1月31日,10名基金會計現場辦公,核對貨幣基金節假日收益,保證投資者可以正常瀏覽產品收益;調整全量產品頭寸情況,檢查估值系統延市相關補丁準確性,并重新清算交易系統,以備2月3日一早基金運營工作正常運轉。
2月3日正式開市后,交易單執行一刻不停,銀行間市場延遲閉市至下午6點,最終銀行間交易全量結算成功。日間對賬會計開始處理延市相關賬務,并發現估值系統BUG,及時聯系技術人員修正錯誤。
由于賬務調整復雜,節假日期間賬務核對工作量大,而且托管行人手嚴重不足等原因,直到2月4日凌晨4點,才完成所有產品的凈值核對工作;凌晨5點,估值會計相關運營工作才全部完成。
“那天我們看到了凌晨5點的天津“,天弘基金運營人士對記者笑稱。
渠道變更
疫情之下,給基金公司的線下路演亦造成了一定影響,“人員不能聚集,所以需要盡量想辦法客服困難,轉到線上路演,其實這也是行業發生的比較大的變化。“天弘基金市某銷售人士表示。
“之前我們也做過直播路演,但只是輔助。這次受疫情影響,路演、調研,投教活動均轉移到了線上,比如基金經理開直播直接面對普通投資者開講等。目前來看,還難以斷定云路演會成為未來基金銷售的趨勢,但可預見的是,借此機會必定會培養和強化大家對云路演的使用習慣。”
而隨著新增病例明顯減少,治愈病例大幅增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天弘基金對2020年經濟形勢依然有信心。天弘基金表示,目前我們大的經濟周期處于三期疊加的下行周期,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宏觀逆周期寬松政策預計會來的更快,力度更大。在短期內疫情發酵期,我國宏觀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勢必保持更加積極的方向,且放松的政策不會有較快回收,樂觀估計疫情在2月見頂回落,悲觀估計不會超過半年至一年,短期對經濟在上半年會形成持續影響,故上半年的寬松方向較為確定。
“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相對短期的,站在中長期維度來看,疫情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中國資本市場的中長期投資邏輯依然穩固且清晰。“天弘基金認為。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