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 圖片來源:李靜/攝)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沈怡然 7月7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中學考點外,一群焦急的家長正在等待考試歸來的孩子。
今天是2020年高考第一天,也是一次疫情期間的特殊高考。中國高考自2003年改為6月7日舉行后,這是17年以來第一次推遲到7月7日。關于考生和監考人員的要求、本次進入考場的流程都有所變動。
根據教育部數據,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具體至北京地區,今年一共有49225名考生參加本次考試。根據北京市教委的考試安排,北京一共設立17個考區,132個考點學校和2867個考場。其中含有備用考點共22個。每個考點設置不少于3個備用考場。
圖為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校門口,臨近語文考試結束,家長們正在焦急等待。李靜/攝
圖為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校門口,第一科語文考試中。李靜/攝
圖為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校門口,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李靜/攝
圖為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校門口,考生家長接走考生。李靜/攝
本次高考,防疫部門要求全體考試工作人員在考前進行核酸檢測,并嚴格落實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健康狀況登記、考試佩戴口罩、考點考場消毒通風、入場體溫排查等防疫措施。
8:00開始,有考生陸續列隊在校門外考場等候區,準備按順序進入學校進行體溫和準考證的檢查,校門在臨近9:00關閉。疫情也改變了考生臨考的復習狀態。高考現場,一位考生家長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因為今年疫情影響,孩子早于20天前已歸家復習,這種安排對考生復習狀態的影響很大。一直到昨天晚上10點,他和孩子還在翻閱過去的習題。該考生家長于上午八點來到考場門口。
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后,11:40左右,記者在考點門口采訪了一名考生,該考生表示,今年考場學生變少了,學生基本都戴著口罩,老師要求學生考前排隊查體溫。對于第一科高考語文,該考生認為,題目難度并沒有超過他的預期,作文題目有兩道,他選了第一題北斗衛星材料題。
與往年不同的是,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今年北京高考將首次采用3+3模式。“ 3+3”模式即3門必考和3門選考(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中選擇3門作為考試科目)的方式結合,傳統模式是3+1,即3門必考和1門理綜或文綜,今年改革后,將不再區分文理科考試,總分仍保持750分不變。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