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一,而我國酸雨區是世界上唯一尚未治理的酸雨區。本設計以動靜結合的手法,展現了酸雨對雕像、建筑、橋梁等逐步侵蝕的過程,意在引起人們對于酸雨問題的重視。治理酸雨刻不容緩,否則酸雨將變成一滴滴淚水,湮沒每一片瓦片,吞噬每一座雕塑。
《雨水&淚水》李可心/四川美術學院
經觀藝術研究院:選擇學習/從事設計專業的原因和初衷是什么?
李可心:初衷其實是為了追星,摸索著學了PS,感覺挺有趣的,并且我也能靜下心來去產出一些作品,再加上大學雖然學的是機械設計,但是多多少少也跟設計沾了點邊,也學到了更多相關的知識,覺得設計這個專業我感興趣并且適合自己,所以選擇了繼續學習設計這個專業。
經觀藝術研究院:日常設計時如何尋找靈感?
李可心:靈感這件事其實還挺玄學的,有時候會逛逛pinterest,behance之類的網站來尋找靈感,有時候可能就只是在進校門時經過了熱成像測溫的裝置,靈光乍現,感覺這個表現方式可能能用在這次的主題設計中來。
做設計時我個人是會比較需要一個隱私的空間的,感覺被別人的目光盯著的時候思維也會有些被禁錮住了,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工作會順利很多。
經觀藝術研究院:如何理解本屆比賽的“恒·氣候行動”主題?
李可心:其實近年來,我們從體感上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一系列的氣候變化,而不管是經濟還是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我們作為設計從業者也該從自身專業的角度出發,用視覺表現來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環境中來。
經觀藝術研究院:本次參賽作品靈感來源于哪里?
李可心:首先在確定主題時,我關注到除了海洋污染,塑料污染等大家熟知的污染之外,酸雨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一,而我國酸雨區又是世界上唯一尚未治理的酸雨區,由此確定了設計的選題。以動靜結合的手法,展現了酸雨對雕像、建筑、橋梁等逐步侵蝕的過程,直白的呈現酸雨造成的一系列影響,以此引起人們對于酸雨問題的重視,治理酸雨刻不容緩,否則雨水將會變成一滴滴的淚水,湮沒每一片瓦片,吞噬每一座雕塑。
經觀藝術研究院:請介紹一下除本次比賽以外,你最滿意的作品。
李可心:其實我真正開始學習這個專業也還不足一年的時間,所以目前為止并不能說是有什么自己非常滿意的作品,在此也就不再過多贅述了。
經觀藝術研究院:你覺得國內/國外最適合定居并從事設計工作的城市是哪里?為什么?
李可心:從事設計工作還是一些北上廣之類的一線城市吧,因為這些城市相比于其他城市會有更多的機會,無論是工作上還是開闊眼界上,展覽的數量啊或者是工作崗位都要更多一些(但節奏對我來說有些太快了,似乎并不適合定居hhh)。
經觀藝術研究院:除了設計之外,你還有什么其他的興趣?如果不從事設計工作,是否有考慮過其他的人生道路?
李可心:要說別的興趣可能就是看一些歷史紀錄片或者百家講壇之類的吧,挺有趣的。其他人生道路的話,我還挺喜歡化學的,感覺不學設計的話,進實驗室也不錯。
經觀藝術研究院:你覺得哪種藝術派別/風格對你影響最深?為什么?
李可心:我覺得日本設計對我影響更深一些,因為日本一些設計簡潔而不簡單,在一些傳統題材或風格上的表現很驚艷,是我想要努力學習的風格。
經觀藝術研究院:有沒有什么設計相關的書籍或心得推薦給大家?
李可心:Design360或者brand,可以看到一些很前言的設計跟設計師的訪談,對我來說可以幫助我去更深入的理解一些好的設計作品。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