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三季度居民信心在“弱復蘇”。
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本季收入感受指數、收入信心比上季上升,儲蓄意愿比上季減少,就業感受指數、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比略低于上季度。
“雖然消費意愿略低于上季度,但居民消費信心已經進入修復通道。”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向經濟觀察網表示,收入和消費意愿是影響居民消費的關鍵因素,雖然消費意愿略有下降,但收入感受指數和收入信心指數已經呈現觸底反彈的態勢,分別較上季度提升2.5個百分點和0.8個百分點。此外,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比較上季度增加1.2個百分點,隨著資管新規落地,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長,這也有利于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022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三季度收入感受指數為47.0%,比上季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12.2%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比上季增加1.4個百分點,69.7%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增加2.2個百分點,18.1%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比上季減少3.6個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46.5%,比上季上升0.8個百分點。就業感受指數為35.4%,比上季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9.7%的居民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45.1%的居民認為“一般”,45.2%的居民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或“看不準”。就業預期指數為45.3%,比上季上升0.8個百分點。
“壓力窗口已過,就業形勢平穩”。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預計,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較8月進一步回落,就業形勢整體平穩。向前看,調查失業率中樞有望進一步下行,能夠順利完成全年平均5.5%的預期目標。一方面,保就業穩增長措施正在陸續出臺并落地,用工需求將進一步提振;另一方面,高校畢業季之后,失業率季節性壓力最大的時點已過,青年群體失業率將進一步改善。
居民收入及就業形勢的向好,避險情緒開始緩和。三季度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2.8%,比上季減少1.0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58.1%,比上季減少0.3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9.1%,比上季增加1.2個百分點。
李超預計,消費仍將向上修復空間,重點關注疫情防控政策的進一步優化。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為3%,而實際消費支出增速僅為0.8%,1-8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為-2.3%,收入增長并沒有充分反應到消費增長當中,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消費場景缺失導致的被動式儲蓄上升。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和手段的進一步優化,人和物的流動將維持修復態勢,最終消費率仍有向上提升空間。
三季度不僅居民端收入、就業等數據在改善,企業端的貸款需求也在上升、國內訂單指數回升。央行同日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59.0%,比上季上升2.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9.3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制造業貸款需求指數為60.6%,比上季上升1.0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貸款需求指數為61.3%,比上季上升2.9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貸款需求指數為56.3%,比上季上升2.5個百分點;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指數為40.6%,比上季下降0.9個百分點。分企業規???,大型企業貸款需求指數為53.6%,比上季上升2.1個百分點;中型企業為55.6%,比上季上升1.4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為63.8%,比上季上升2.8個百分點。
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國內訂單指數為44.8%,比上季上升3.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6.4個百分點。其中,17.3%的企業家認為本季國內訂單比上季“增加”,55.0%認為“持平”,27.8%認為“減少”。
“居民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信心在修復。這也為推動四季度經濟進一步向正常增長水平靠攏奠定了基礎。不過,三季央行問卷調查也顯示當前宏觀經濟還有兩個突出的短板。”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首先是居民消費動力不足,背后是前期收入增長減速及當期就業感受下滑,以及對未來疫情走勢還持有謹慎心理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前者是主要影響因素。從汽車購置稅減半對汽車銷量提振作用明顯來看,未來宏觀政策在促消費方面潛力很大,不排除四季度出臺對低收入群體加大消費補貼、對中等收入群體較大規模發放消費券的可能。伴隨經濟回升、就業改善,加之促消費政策發力,四季度居民消費意愿有望上升。
其次,房地產市場低迷對宏觀經濟的拖累效應依然較大。三季度貸款需求指數上行,主要受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進度很快等因素推動,基建和制造業貸款需求上升較快,但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仍在低位下行,這主要是受樓市低迷影響下,房企投資意愿不強所致。地產低迷對投資、消費及市場信心都有較強的牽制作用。四季度居民房貸利率還有較大下調空間,涉房稅費也有望進一步減免,因城施策下各地限購限售等調控措施也會不同程度放松。如果各項政策調整到位,年底前后樓市有望實現趨勢性回暖,這將夯實宏觀經濟回穩向上的基礎。
杜陽也認為居民消費仍有修復空間。“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紛紛下調消費貸利率,支持消費復蘇,激活市場活力。為了夯實實體經濟恢復基礎,LPR多次下調,銀行業充分發揮利率市場化機制,在適當范圍內靈活調整消費信貸利率。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市場競爭加劇,以及貸款利率持續下降的背景下,預計消費信貸利率仍有下調空間,進而刺激居民消費意愿上漲。”杜陽稱。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