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俏彬/文
基層“三?!标P系基層政府有效履職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省一級政府上承中央,下接市縣區,對本地區“三?!惫ぷ髫撚休爡^責任,是做好基層“三?!钡年P鍵主體。
統籌好省級財政資源,進一步推動財力下沉。研究發現,分稅制以來,以一般公共預算計算的中央與地方收入分成比例大體在50:50,但以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痤A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四本賬”計算的中央地方收入比例則大體在30:70(不考慮今年剛啟動的基礎養老保險統籌)。換言之,在我國現行財政體制下,省一級政府有較好的財力調控空間。應結合新一輪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合理劃分省以下各級政府之間的事權、財權和支出責任,進一步優化省內橫向、縱向財力分配格局,積極下沉財力,推動財力向困難地區和基層傾斜,支持做好基層“三?!惫ぷ?。
適當增加地方“三?!敝С龅撵`活性。大多數的“三?!敝С龆技扔薪y一的國家標準,也有因地制宜的地方標準。在國家標準之外,各省對于列入本地區“三?!北U锨鍐沃械捻椖?,要加強標準和范圍等方面的審查,防止不切實際的承諾和寅吃卯糧的透支。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地方標準通常高于國家標準,可考慮對這部分支出要設置前提——如經濟增速、財力水平等——或明確期限,適當增加一些后期調整的靈活性,避免標準固化,難以應對后期可能出現的財政收入波動。
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是近年來卓有成交的管理創新,要將其融入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建設工程之中。各地可以此為抓手,建立和完善“三?!辟Y金管理的長效機制。要繼續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將符合條件的省級財政資金納入直達范圍,更好地發揮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的作用。要將“三?!钡南嚓P制度和規則嵌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之中,硬化預算編制、執行、評價的各個環節,借助現代技術手段提升“三?!惫芾淼馁|量與效益。
加強對基層“三?!惫ぷ鞯姆诸愔笇?、分類管理。我國地域 廣大,南方北方、東中西部情況不一,即使在一個省的范圍內,也多有經濟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之分。要加強對基層“三?!惫ぷ鞯姆诸愔笇?、分類管理,省級政府可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程度、財力狀況等,對本地履行“三?!惫ぷ髑闆r進行分類,就不同類別地區用于“三?!北U系呢斄Ρ稊?、庫款倍數等指標下達指導性標準,并納入檢查考核的范疇。要進一步優化省級國庫管理,擴大資金調度范圍,提高資金調度能力,為做好基層 “三?!惫ぷ鞅q{護航。
及時有力處置基層“三?!憋L險。面對經濟下行、風險隱患增多的實際情況,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要加強對本地區財政狀況、特別是流動性資金的經常性評估,努力保持財政健康。要結合收入、債務、支出情況,加強對本地區“三?!憋L險點位的研判,對可能出現的“三?!憋L險早發現、早處置。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三?!睉睓C制,對出現“三?!敝Ц独щy的地區及時實施救助或財政整理,防止釀成影響社會穩定的惡性事件。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