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黨委書記、行長 李南青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提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
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上強調:“發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是要讓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不但能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帶來的實惠,還能為我國實現共同富裕“保駕護航”,因此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014年,作為中國金融業深化改革的產物,微眾銀行自誕生起便秉持著“讓金融普惠大眾”的使命。近八年來,微眾銀行始終堅定不移地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科技手段,專注服務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闖出了一條“商業可持續”的數字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之路?;赝麃砺?,無論是抗疫紓困,援手小微,還是創新扶貧,精耕產品,助力社會、企業和個體克服困境,并讓無數像你我一樣的普羅大眾有尊嚴地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這就是全體微眾人的選擇和擔當,也是對“初心”的始終不渝的踐行。
聚焦長尾人群,拓寬普惠金融服務渠道
習總書記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長尾人群代表著最為廣泛的人民群眾,是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增進長尾人群民生福祉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環。微眾銀行充分關注到長尾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自成立之初即依托數據科技能力,不斷推出普惠型金融產品及差異化服務,努力讓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獲取可持續金融服務的權利。
以微眾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微粒貸”為例,目前微粒貸已覆蓋全國31個?。ㄊ?、區)約600座城市;累計服務逾3.4億個人客戶;約80%的貸款客戶為大專及以下學歷,約78%從事非白領服務業或制造業;他們筆均貸款僅8000元,且因按日計息、期限較短,約70%的貸款總成本低于100元,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務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
微眾銀行還全面加強對特殊客群的關愛保障。2016年,微眾銀行微粒貸業務專為聽障人士開通了遠程視頻身份核驗流程,并聘請專職手語專家組建了一支手語服務團隊,協助客戶完成借款流程以及借款前后的咨詢。2021年,針對視障客戶,微粒貸又啟動了信息無障礙優化項目,為視障人士提供無障礙的金融服務。2021年10月,微眾銀行則推出了適老化的“微眾銀行App爸媽版”,組建老年人專屬客服團隊,并持續優化面向聽障、視障等客戶的無障礙服務,讓金融服務更溫暖、更便捷,僅2021年,該三項特殊金融服務就已達200萬人次,受到這些特殊群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近八年來,微眾銀行廣泛服務了個體工商戶、新藍領及年輕白領等多層次群體,已累計為全國3.4億個人客戶提供了包括線上銀行賬戶、存款理財、小額信貸和支付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并覆蓋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重點普惠金融客群,不僅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同時也為服務重點幫扶保障人群盡了微眾的綿薄之力。
聚焦小微融資難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作為中國經濟中最為基礎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之一,小微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激發活力的重要支撐。然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近年來,我國銀行業一直在積極地探索,也不斷地取得進展。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二季度末,我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1.96萬億元,同比增長23.8%,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與廣大小微企業的需要和新發展階段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專注服務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是微眾銀行的初心和定位,近八年來,微眾銀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始終將服務實體視為最大的社會責任,協助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成長壯大。
針對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微眾銀行基于發展業務的核心驅動力——金融科技能力,構建出一種全新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微業貸”,在積極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向實體經濟讓利空間,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得以平等地獲得金融服務的同時,在銀行端實現風險可承受、成本可負擔、發展可持續。
截至2022年6月末,微業貸已深入觸達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服務近280萬家小微企業,授信客戶超100萬家,累計發放貸款金額超1.3萬億元。
微眾銀行還積極創新“政銀擔”“銀政保”等服務模式,形成“幾家抬”合力提升小微、科創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并已在湖南、深圳落地。其中,基于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經營特點、融資需求的充分調研分析,微眾銀行有針對性地推出了科創金融產品——“科創貸”,并圍繞國家科技創新的路線圖和產業鏈布局,為科技創新及戰略新興產業的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聚焦縮小城鄉差距,支持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縮小城鄉差距、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微眾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的定位優勢,踐行“讓金融普惠大眾”的使命,持續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扎實推進助農惠農,陸續上線相應的農業金融產品,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以微粒貸金融鄉村振興項目為例,微眾銀行與合作銀行一起定向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貢獻稅收,助力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各項工作。在具體業務工作中,微眾銀行借助數字銀行特性和金融科技優勢,通過該項目融合產業協同發展,變輸血為造血,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可持續發展。截至2022年6月底,微眾銀行微粒貸鄉村振興模式已落地全國38個縣域,其中包含5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項目上線至今累計為全國各縣域貢獻稅收超過2.7億。新增稅收由落地縣政府用于各項基礎設施、打造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修復鄉村生態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因而深受當地政府、企業和人民群眾的好評。
與此同時,微眾銀行還積極開展農業供應鏈上下游的金融業務,目前,已與飼料、農機、化肥、種子、農藥等農業細分行業的超50家核心企業達成合作,以支持鏈屬企業發展,帶動產業鏈穩定發展,帶動各地就業與生產,帶動鄉村振興。在認真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方面,截至2022年6月,微眾銀行已為133萬脫貧客戶發放貸款約160億元,有效支持了鄉村振興和農村實體經濟發展。
聚焦科技自強自立,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梢哉f,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僅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驅動力,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首要保證。
過去幾年,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向縱深拓展,國內銀行機構不斷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和科技人才引進,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微眾銀行堅持將金融科技作為重要的創新利器,持續應用于安全與合規兩大金融核心領域,為業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助推中國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作為數字銀行,金融科技是微眾銀行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微眾銀行的一大優勢。憑借領先的科技創新能力,微眾銀行率先打破了金融科技的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不可能三角”,同時實現了這三個目標。在有效滿足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小額高頻金融需求的同時,為實現既“普”且“惠”的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總書記強調“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開業之初,微眾銀行就沿著總書記的指示方向,集中資源在一張白紙上搭建起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支撐億量級客戶和高并發交易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诖?,微眾銀行得以節省購買高端計算資源、軟件許可的巨額費用,將單賬戶每年IT運維成本降低至2.2元,不到國內外同行的十分之一的水平,以科技創新的手段實現普惠金融發展的可持續性。該系統上線以來,實現了24*365無間斷運轉,目前已成功服務超過3.4億的客戶,實現了單日交易峰值超過7.9億筆,產品投放最快速度為10天,產品可用率達到99.99975%的行業前列的系統處理能力。
全方位的科技運用,使微眾銀行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商業銀行,也使微眾銀行的各項成本持續優化、風險不斷降低、效率顯著提升、服務范圍有效擴大,從而為踐行普惠和服務小微奠定并夯實了基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的意義變得愈加凸顯。微眾銀行將堅守“讓金融普惠大眾”的初心使命,堅定“微+眾+科技”的戰略方向,埋頭苦干、砥礪前行,以高質量普惠金融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協同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