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對于“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招商銀行原行長田惠宇作出逮捕決定”一事,是否會對招商銀行的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業務帶來影響等問題,10月31日,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該行三季度業績會交流會上回應稱,田惠宇案件是個人的事件,與招商銀行沒有直接的關系,招商銀行按照董事會的要求,保持了各項經營和業績的穩定,招商銀行的干部員工隊伍也保持在穩定的水平,沒有一個人受到了牽連影響,各項業務正常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招行實現營業收入2648.33億元,同比增長5.34%;實現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1069.22 億元,同比增長14.21%;其中資產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94.43億元,同比增長22.32%,主要是子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增長驅動;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 255.90億元,同比減少 13.10%。
在權益市場震蕩下行的背景下,招行加大了保障類保險產品供應,代理保險收入107.84億元,同比增長47.81%;由于代理基金銷售規模下降及低交易費率的債券型基金占比提升,代理基金收入52.91億元,同比減少46.89%;代理信托計劃收入32.12億元,同比下降47.88%,主要是由于持續壓降融資類信托產品,代理信托銷量及產品收益率下降;代理證券交易收入7.21億元,同比減少32.74%,主要是受香港資本市場持續低迷,股票交易量下降的影響。
“因為市場的原因,財富管理業務受到影響,但是我們其他的各項業務都是穩步發展,所以田惠宇事件對我們這些業務都沒有直接的影響,我們還是會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好董事會的發展戰略。管理層會繼續堅持招行的戰略,為股東創造價值。”王良稱。
10月,招商銀行的股價持續下挫,跌破了凈值,備受投資者關注。對此,王良稱,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主要有幾個,一個是招商銀行市場化的機制還能否繼續保持;第二個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實體經濟比較困難的時候,國家政策倡導銀行業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會不會對銀行業尤其是對招商銀行的戰略定位帶來不利的影響,招行如何平衡符合實體經濟和招行特色化發展戰略兩方面的關系。
針對第一個問題,王良稱招商銀行市場化的機制是不會改變的。招商銀行自成立以來就堅持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現在也一如既往要堅持這樣的經營機制。招行有著很重要的市場化基因,體現在六能機制上(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進能出),這六能機制體現了招商銀行的績效導向,以業績論英雄。
“像管理層,也是董事會聘任,三年任期,行就繼續聘任,不行就不聘任。招行對下面各級管理者干部也是競聘上崗,這是市場化機制的重要體現。”王良表示,招行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從招行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董事會領導下的行長負責制,靠創新驅動促進招行發展。接下來,招行會堅持董事會反復強調的“保持三個不變”原則,就是董事會領導下的行長負責制不變、市場化的體制機制不變、穩定的人才隊伍不變。
至于第二個問題,王良認為服務國家實體經濟與招行的戰略并不是對立矛盾,而是相輔相成,是一致的。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是天職,只有經濟強才可能金融強,招商銀行的發展受益于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快速增長,因此義不容辭地要服務好實體經濟發展。招商銀行作為一個市場化的銀行,作為有鮮明特色定位的銀行,在服務實體的同時,要堅持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堅持商業化的發展原則。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