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微敖 種昂 2022年10月24日,在與機構投資者的一個交流會上,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0656.HK,下稱: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坦承,2022年9月減持復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02196.HK,下稱:復星醫藥)股票的做法是一大“敗筆”。
2022年10月,有知情人士告訴了經濟觀察網記者上述消息。
此前的2022年9月2日,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復星高科)宣布將減持不超過8008.9656萬股的復星醫藥A 股股票,這占復星醫藥總股本的3%。復星高科是復星國際的全資子公司,且是復星醫藥的控股股東。
就在郭廣昌向機構投資者們作出上述表態的當天晚上,即2022年10月24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復星高科宣布提前終止這一減持計劃,并承諾自當日起的一年內不再減持復星醫藥的股票。在這之前,復星高科已減持了3910.6635萬股復星醫藥的A股股票,占復星醫藥總股本的1.46%。
郭廣昌為何自稱減持復星醫藥的舉措是一大“敗筆”?
2022年10月27日至10月28日,經濟觀察網記者通過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的方式,向他本人求詢,但至10月31日19時,未獲回復。
復星醫藥的一位負責人則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復星醫藥的整體資產質量以及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都很好,且是復星國際的核心資產,本就應該堅定地持有下去。郭廣昌在10月24日的表態,也可視為對復星醫藥目前經營狀況和未來長期發展戰略的認可。
復星醫藥在2022年10月30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16.10億元,同比增加16.87%,凈利潤24.54億元,同比減少31.15%;不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8.59億元,同比增長了15.51%;其現金流為31.74億元,同比增長5.24%。
3個月前 十大機構以42元/股價格參與復星醫藥定向增發
2021年7月27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于核準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證監許可【2021】2501 號),批準復星醫藥公司以非公開發行(即“定向增發”)的方式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約1.28億股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
2022年7月,復星醫藥確定該次定向增發的股票價格為42元/股,發行股數約為1.07億股,募集資金約為44.84億元。
參與該次增發的共有10家機構,其中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高毅鄰山 1 號遠望基金(下稱:高毅資產),出資約20億元,為最大的獲配售者。余下九家分別是:
瑞銀集團(UBS AG),出資約8.44億元;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約5.70億元;國泰君安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出資約2.07億元;J.P摩根(J.P. Morgan Securities plc),出資1.68億元;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約1.59億元;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約1.55億元;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約1.48億元;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約1.31億元;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約1.02億元。
截至2022年7月20日止,此10家機構的認購款均已給付。同年7月27日,這些認購新增的股票,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完畢股份登記手續,增發正式完成。
上述增發股票的限售期是6個月。
定增完成37天后 控股股東宣布將大筆減持復星醫藥
7月27日增發完成當天,復星醫藥A股股票收盤于47.37元/股;在隨后的交易日里,復星醫藥股價一路下滑,至9月2日,收盤于40.21元/股,已低于42元的定向增發價約4.26%。
更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9月2日星期五晚間,復星醫藥公告,其控股股東復星高科宣布將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復星醫藥總股本3%,即約8008.97萬股的股票。
消息公布,市場一片嘩然,因為此時距離復星醫藥完成定向增發僅僅過了37天;而且減持的股數,相當于定向增發數的近80%。
9月5日星期一,開盤之后,復星醫藥很快跌停,當日也以跌停收盤。此后更是一路狂跌,至10月12日盤中達到27.64元/股的低點,相較于42元/股的定向增發價,大跌了34.19%。
“這等于2個多月的時間,出資20億元的高毅資產,賬面浮虧就超過6億元;出資8個多億的瑞銀集團,浮虧有2億多元。有的機構都急眼了,跟復星發生了多次大吵。”知情者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經濟觀察網記者亦就此向高毅資產進行求詢,但截至2022年10月31日19時,未獲回復。
千億級債務施壓 穆迪調低復星評級
復星高科或者說復星國際,為何要減持復星醫藥?
“首先是為了償還復星國際的債務”,一位接近復星國際決策層的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創立于1992年的“復星系”(包括復星國際已上市公司及未上市公司部分)發展迄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之一。其在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有產業布局,擁有員工近10萬人,在A股、港股及美股市場,控股或參股上市公司約有40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復星系”是國內外資本市場上最活躍的買家之一。
但是,2022年“復星系”的債務問題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市場曾一度傳言,復星國際的總體債務達到了6500億元。
2022年6月14日,國際著名債券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將復星國際Ba3的公司家族評級列入下調觀察名單。穆迪認為,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給復星增加了流動性壓力。穆迪稱,截至2022年3月底,復星國際在控股層面的庫存現金不足以支付未來12個月到期的短期債務,其經常性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和運營費用。
“穆迪的這一報告對于復星影響非常大,甚至有些讓人措手不及”,2022年10月,上述接近復星國際決策層的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介紹。
為應對穆迪的報告,6月20日,復星國際宣布對兩筆境外債券進行要約回購,總金額不超過2億美元。兩天之后,又發出更新公告,對這兩筆債券進行全額回購,其中一筆金額約為3.80億美元,另一筆金額約為3.84億歐元?;刭復瓿珊?,復星國際已經沒有今年年內到期的境外債券。
8月23日,穆迪仍然將復星國際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a3下調至 B1,評級展望為負面。
“6500億的債務之說,完全錯誤。復星國際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復星國際合并報表后的有息借款大概是2600億元人民幣。而所謂6500億這個數字,是包括了合并報表子公司的全部債務,還含括了復星國際旗下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負債。同時,在復星國際的2600億元債務中,還含括了旗下各并表的其他上市公司的債務,那些債務由各自上市公司獨立承擔,去掉這些負債,復星國際自己要承擔的債務是1000億元左右。”
前述接近復星國際決策層的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一家大型保險集團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一般而言,保險公司的負債主要是保費,銀行的負債主要是存款,這些負債與傳統意義上市的企業負債是兩碼事。
復星醫藥2022年半年報則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其負債總計是510.70億元;復星國際實際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上海豫園旅游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55.SH,下稱豫園股份),截至2022年6月底負債總計是944.63億元。
“當然即使以1000億元計算,復星國際的償債壓力仍然比較大,因此今年以來復星開始比較多地減持出售一些非核心資產,以獲得現金。”接近復星國際決策層的人士稱。
減持復星醫藥時 郭廣昌人在海外
公開資料顯示,從2022年年初迄今,復星國際及“復星系”的公司,減持或者出售了包括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601969.SH)、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685.SZ)、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600600.SH/00168.HK)、山東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801.SZ)、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1336.SH/01336.HK)、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0429.SH)、深圳廣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482.SZ)、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300840.SZ)、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603919.SH)、中糧科工股份有限公司(301058.SZ)、復星旅游文化集團(01992.HK),以及豫園股份等公司股票,再加之出售了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兩家美國的保險公司的股權,累計套現接近200億元。
“復星對外投資的版圖相當龐大。有段時間,管理層的思路是把持有的這家公司股票賣一點點,那家的股票也賣一點點,這種操作方式下,也運用到了復星醫藥上。在這次減持之前,復星高科持有復星醫藥37.82%的股份,事實上的第二大股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才1.51%,其余的前10大股東,持股比例都低于1%。所以賣3%,絲毫不影響復星高科或者說復星國際對于復星醫藥的控制權。但是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沒有去考慮到30多天前,復星醫藥剛剛完成定向增發,10家機構投資者以42元/股的價格,給復星醫藥投了40多億元。”接近復星國際決策層的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介紹。
這位人士還提到,在決定減持復星醫藥的股票之時,郭廣昌并不在中國內地,而是在視察復星在海外的業務。
對此,經濟觀察網記者向復星醫藥公司求詢。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對于控股股東當時減持復星醫藥的具體細節并不知情。郭廣昌本人的公開行程則顯示,他是在2022年9月10日左右,才從海外返回中國內地。
復星減持出售資產 亦為上海豫園項目儲備資金
實際上,在復星高科宣布減持復星醫藥并引發股價暴跌之后,僅僅過了2個交易日,即2022年9月6日,復星醫藥包括董事長吳以芳在內的18位高管,即宣布從9月7日起,在15個交易日內以自有資金增持復星醫藥的A股和港股股票,總計增持目標是不低于 46萬股。
至9月28日,這18位高管累計增持了47.53萬股復星醫藥的A股和港股股票,耗資約 1357萬元。其中:增持A股29.78萬股,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人民幣31.25元至35.59元;增持H股17.75萬股,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港幣19.24元至22.15元。
10月24日晚,復星醫藥公告,復星高科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并承諾自2022年10月24日起的一年內不減持復星醫藥的股份。
這一公告還顯示:從2022年9月14日至9月30日,復星高科累計減持了3910.66萬股A股股票,套現資金約11.83億元,平均賣出每股價格約為30.26元。
該公告亦表明,進入2022年10月,復星高科未再減持復星醫藥的股票。
2022年10月,復星國際還有一項重大舉措,即與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在10月14日簽訂框架協議,向后者出售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南鋼)60%的股權,該筆交易的意向代價為不超過人民幣160億元。
接近復星國際決策層的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介紹,包括出售南京南鋼在內,“復星系”出售資產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還債,同時也是為包括開發上海“大豫園片區”等重點項目儲備資金,“復星的策略是該收縮的收縮,該繼續發展的繼續發展,并且要為后期重點發展的一些項目儲備資金。‘大豫園片區’項目,是上海市交給復星的任務,也是上海的下一張‘城市名片’,必須要搞好。”
10月25日,豫園股份公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復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云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云玓企業)組成聯合體,以129.30億元,拿下了上海市黃浦區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總計約10.82公頃(約162.34畝)的土地使用權。這片土地是商業、辦公、住宅綜合用地。出讓年限:辦公樓50年,普通商品房70年,商業用地40年。
這162.34畝的地塊就是“大豫園片區”項目的所在地。值得一提的是,穿透股權之后,云玓企業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全資擁有。
10月25日同一天,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花旗集團(Citigroup)等機構發布報告稱,復星國際管理層對分析師們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還將處置500億至800億元的非核心資產,從而將其凈負債減半,降至500億至600億元人民幣的水平,而保留的核心資產包括復星醫藥、豫園股份、復星旅游文化集團,以及一家葡萄牙的保險公司忠誠保險(Fidelidade)。
上述報告還談到,復星國際的管理層亦表示,短期內將繼續依靠銀行渠道進行融資。復星強調與各銀行都有非常良好的關系,所有銀行的貸款展期沒有任何困難。
接近復星國際決策層的人士則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就我所知,幾家中國內地大型銀行組成的銀團向復星給予150億元人民幣貸款一事,已經基本確定。”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