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五部門發文促進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 相關概念股股價走高

          李華清2022-11-02 14:44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虛擬現實行業迎來政策上的利好。

          11月2日,虛擬現實概念股股價走高,截至記者發稿,涉足虛擬現實VR解決方案及終端的創維數字(000810.SZ),研發、生產和銷售偏光片產品的三利譜(002876.SZ),主營數字化體驗的風語筑(603466.SH),經營音箱及揚聲器的國光電器(002045.SZ),經營3D數字內容制作、系統集成等數字創意服務的凡拓數創(301313.SZ)股價漲停。從事工業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寶通科技(300031.SZ)、從事數字視覺服務的絲路視覺(300556.SZ)股價漲幅也超過5%。

          消息面上,11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五部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通知(以下簡稱“《計劃》”)。中信證券研報認為,該文件的發布給行業帶來新機遇。

          《計劃》指出,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形成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

          《計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 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德邦證券認為,《計劃》提出的終端銷售目標抬升了行業天花板,有待開拓B端和G端市場。據 IDC的數據,2021年國內頭顯出貨量約為143萬臺,預計2022年和2025年分別有望達到 300萬臺和1162萬臺,而《計劃》希望2026年終端銷量目標超過2500萬臺,不能只依靠C端發力。

          《計劃》指出,未來將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有條件與虛擬現實結合較深的行業率先推動開展規?;瘧迷圏c。

          在工業生產方面,可以推動虛擬現實和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支持虛擬現實技術在設計、制造、運維、培訓等產品全生命周期重點環節的應用推廣,強化虛擬現實與數字孿生模型及數據的兼容,促進工業生產全流程一體化、智能化。

          在文化旅游方面,可以推動文化展館、旅游場所、特色街區開發虛擬現實數字化體驗產品,讓優秀文化和旅游資源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活起來”。

          在融合媒體方面,可以推廣虛擬現實全景攝像機、三維掃描儀、聲場麥克風、裸眼沉浸式呈現等設備,探索新型導演敘事、虛擬拍攝技術,在新聞報道、體育賽事、影視動畫、游戲社交、短視頻等融合媒體內容制作領域,推動虛擬現實數字內容的發展。

          在教育培訓方面,計劃在中小學校、高等教育、職業學校建設一批虛擬現實課堂、教研室、實驗室和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面向實驗性與聯想性教學內容,開發一批基于教學大綱的虛擬現實數字課程。

          在體育健康方面,可以面向體育用品、運動設施、健身軟件及平臺,推動虛擬現實終端及內容兼容適配,支持虛擬現實落地多種體育運動領域,推動虛擬現實在訓練、賽事中的應用,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數字化、智能化、沉浸化的體育運動解決方案。

          在商貿創意方面,可以在智慧家裝、虛擬看房、大型會展、時尚創意、視頻會議、遠程辦公、智慧商圈、外賣零售等領域,落地推廣一批虛擬現實技術支撐的典型案例。

          在智慧城市方面,可以探索虛擬現實在城市治理中的融合應用,形成城市可視化管理解決方案。

          《計劃》提出,到2026年,要形成至少20個特色應用場景、100個融合應用先鋒案例。

          而目前,虛擬現實的發展還面臨著技術、終端設備、內容生產、產業生態等方面的掣肘?!队媱潯芬碴P注到了這些掣肘,提出近眼顯示技術、渲染處理技術、感知交互技術、壓縮編碼技術、網絡傳輸技術、安全可信技術等,要做優“虛擬現實+”內生能力;發展一體式、分體式、車載式、云化終端等虛擬現實設備,研發支持3D化、實時性的操作系統;開發三維場景編輯器等虛擬現實內容生產涉及的軟件和發展高性能3D超高清全景攝像機等虛擬現實內容生產涉及的硬件;引導產業集群形成、引導增大相關人才供應,加強行業內的交流合作。

          有行業人士認為,虛擬現實產業鏈的發展需要有硬件放量和內容放量的過程,當下最先享受到政策紅利的可能是內容端企業,例如游戲企業、音視頻企業等。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廣州采訪部資深記者
          關注華南地區龍頭企業,重點關注制造、教育、科技、文娛行業。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