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凈值大幅回撤 公私募基金經理年內再現紛紛致歉

          洪小棠2022-11-02 17:24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隨著公募三季報披露完畢,基金產品的盈利情況亦展現無遺。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三季度公募基金產品共計虧損超9000億元,而拉長時間來看,截至9月30日,年內公募產品虧損達1.57萬億元,其中權益產品成虧損“重災區”。

          權益基金遭遇大幅虧損,基金經理的日子亦顯得不太好過,近日,頻頻有公私募基金就其管理的產品虧損公開致歉。

          “臉都被打腫了”

          11月1日,百億私募慎知資產執行事務合伙人、投資經理余海豐就在社交平臺發布了題為《檢討》的文章,余海豐表示,“去年7月和今年10月的大跌,終究未能逃掉,是我道行太淺,站位太低”。

          余海豐還表示,自己在國慶前寫的《天涼好個秋》,是本號成立以來最垃圾的一篇文章,“臉都被打腫了”。在這篇文章中,他曾表示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漲不回來的下跌。與其關心持倉股票的下跌,不如關心企業的競爭力。寒冬越長,隨著競爭對手的不斷退出,持有的企業最后爆發力會越強,而寒冬終將過去。

          從慎知資產的業績來看,今年以來該機構旗下產品大面積虧損。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余海豐代表作之一的平安信托慎知3號今年以來業績為-7.56%,今年最大回撤為16.17%,即便如此該業績仍跑贏絕大部分主觀多頭百億私募。

          此外,慎知資產慧知年內回報為-10.27%;外貿信托-隆新6號(慎知資產)、平安信托慎知19號今年以來分別虧損5.17%、3.52%;平安信托慎知20號年內收益為4.13%,為少有的正收益產品。

          根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慎知資產管理規模超百億,其中余海豐為該公司創始人、投資總監,其出資比例為79%。

          公開資料顯示,余海豐先后任職于紅塔證券、渤海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泰康資產等大型機構。2020年9月,余海豐成立私募機構慎知資產。

          “心靈被拷問”

          市場劇烈震蕩行情下,致歉的并非余海豐一人,10月28日,同樣為百億私募的和諧匯一董事長林鵬亦在一封致持有人的信中致歉,林鵬坦言,過去兩年是從業20多年來最困難的時光,自己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一直處于“心靈被拷問”的狀態,產品凈值表現也讓人非常失望。

          事實上,2020年林鵬從東方紅資管離職,轉戰至和諧匯一后,首批新產品便募集了超150億元,成為彼時的“爆款”基金。

          而2022年的行情波動,使得其業績回撤較大。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和諧匯一旗下部分基金今年以來回撤超過20%,成立以來回撤超30%。

          林鵬表示,造成組合損失的原因有兩大方面,一是港股互聯網公司的投資;二是研究得最清晰、投入研究力度最大、基本面非常良好的消費電子公司。

          林鵬在信中反思信仰“崩塌”,其表示,“投資不應該有濃重的信仰,信仰有時候可能是錯誤的。”

          而就僅在一個多月前的中秋節,林鵬還公開表示,“大范圍的恐慌是投資者的朋友,可以物美價廉地購買股票,但個人恐慌則是自己的敵人”,顯然近期的市場波動對其造成了較大沖擊。

          林鵬承認,對于均值回歸過度的執念以及對宏觀政策層面不夠敏感,使得其在心理上、行為上沒有做好對組合的風險管理,對于可能的極端風險沒有做足預案,這是需要汲取的深刻教訓。兩年下來,他對私募追求絕對收益的認知也在不斷加深,后續也將更加合理地運用工具化產品來管理風險敞口。

          不過,林鵬始終認為,堅持對企業的深度研究,選擇能夠長期存在、長期發展,并對社會有正向貢獻的行業的投資方式是能久經考驗的。

          “我真的非常非常抱歉和難過”

          賺取效應極度匱乏背景下,真誠致歉也發生在了公募基金經理的三季報披露中,并引發市場關注,不過隨后,所屬公司便將這份誠懇的季報以“文件版本有誤”為由更正了,最新發出的三季報中部分致歉內容被刪除。

          10月26日,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披露了基金三季報,該季報中,基金經理何琦寫到:“對于今年凈值的大幅回撤,我真的非常非常抱歉和難過,我不想為失敗的凈值找任何借口,都是基金經理自身的問題。也希望各位投資者能夠了解自己的想法。”

          何琦在季報中反思道:“這一年來,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投資理念和心態,一是過于天真;二是止損不夠堅決;三是對于周期缺乏足夠的認識。”“這是今年作為基金經理最大的投資敗筆。”

          不過,何琦在季報表達了信心,他寫道,“我相信最困難的時光可能已經過去,也希望大家能夠繼續信任我,我希望凈值能夠真正見底回升,對我而言,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我不想碌碌無為,我想做好投資,爭取給大家帶來豐厚的回報。”

          不過,這份季報發出后便遭遇刪除,10月28日,華泰柏瑞基金發布了更正公告,何琦管理的其中三只基金--《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2022年第3季度報告》、《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2022年第3季度報告》及《華泰柏瑞亞洲領導企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2022年第3季度報告》文件版本有誤,現已更正。

          截至11月2日,基金公司官網、wind、天天基金網等平臺展示的該基金三季報均已將上述言論刪除。

          公開資料顯示,基金經理何琦曾任匯豐銀行證券服務部證券結算師,2008年11月加入華泰柏瑞基金,曾任交易部高級交易員,海外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2017年開始管理基金產品,目前管理了9只基金產品,其中5只ETF、1只ETF聯接基金以及3只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近100億元。

          從何琦所管理的3只主動權益產品來看,今年以來凈值的確遭遇大幅下跌,甚至部分基金在同類混合基金中排名倒數。

          根據wind數據,截至11月1日,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今年以來回報為-47.95%,同期業績基準為-24.52%;

          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基金,今年以來業績回報為-46.74%,同期業績基準為-28.25%;華泰柏瑞亞洲企業年內業績回報為-52.19%,同期業績基準為-24.35%。

          其中,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混合2022年以來前十大重倉股主要以地產和券商為主,持倉中包括綠城中國、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混合2022年以來持倉相對分散,但是也包括大部分地產合券商個股,第三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也包括中小證券、綠城中國等;此外,華泰柏瑞亞洲領導企業混合的三季度前十大重倉股除了地產和券商,還包括貝殼等中概股。

          而從其重倉個股來看,中概股貝殼年內累計跌幅近50%,中信證券港股跌幅亦達到33%,而綠城中國年內累計跌幅也近30%,重倉股的大幅下跌使得其管理的基金產品凈值虧損較大。

          不過,對于基金公司將已經發出的三季報修改重發,且調整了基金經理的致歉表述,記者聯系華泰柏瑞內部人士,截至發稿該人士未予回應。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財富與資產管理部主任、資深記者
          長期關注公私募基金、銀行理財、資產配置、金融創新以及大資管背景下的一切人與事。新聞線索請聯系:hxt082420@sina.com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