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亞洲金融盛事——2022“第七屆香港金融科技周”在香港啟幕。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常務副總經理陳心穎受邀出席由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主持的座談會,闡述了平安集團多項大灣區業務的發展現狀以及平安集團聯營公司——金融壹賬通在大灣區金融科技領域的先行探索,以助力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提升其數字化能力與金融服務效率。
陳心穎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雖然尚屬一個相對年輕的概念,但該區近年發展迅速且前景可期。“現時中國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的總部都設置在華南地區,未來五年預計將有近1600萬人才涌入該區域發展;與此同時,隨著深圳近年大力支持技術創新,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深耕于大灣區,尤其是很多數據科學家更聚首于此,與擁有全球金融視野的香港相輔相成,大灣區正展現出龐大的市場機遇和充沛的發展活力。”
陳心穎指出,站在推動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的視角,即將在香港推出的商業數據通(CDI)是一個相當好的倡議,由政府推動、于平臺上共享數據,在保護客戶隱私的同時,亦能大力推動由數據為基礎的數字銀行服務,包括開戶及企業融資等。
她舉例稱,金融壹賬通目前已與66個政府及監管機構開展合作,構筑的數字金融生態惠及200萬家中小企業。以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為例,其由當地政府作主導、金融壹賬通協助技術發展,至今相關平臺已接入34個政府單位共250多項數據,服務當地逾130萬家中小企業,幫助相關企業實現逾1,200億元人民幣融資。
在大灣區內,金融壹賬通早于2020年與招商局港口集團就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物流及貿易便利化區塊鏈平臺項目”建設簽訂協議,雙方攜手打造大灣區首個貫通港口、海關、物流、企業、金融等貿易全流程的互聯共享區塊鏈網絡。平臺以傳統駁船中轉場景切入、利用大灣區地理優勢成功實現"大灣區組合港模式"的創新,突破了原內河港口出口需要"二次申報,兩次放行"的限制,轉變為"一次申報、一次放行",大幅提升了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效率。
目前,平臺項目與大灣區內41個港口中的23個港口完成區塊鏈對接并形成穩定的業務箱量,累計完成駁船近4000艘次,大船近6000艘次,服務大灣區進出口企業超4000家,吞吐量超20萬個標準箱。使跨境貿易運輸效率大幅提高70%以上,而物流成本降低約30%。
在金融科技出海方面,陳心穎亦在峰會上提到,金融壹賬通在東南亞及中東地區的布局為當地的金融新基建發展作出貢獻。在東南亞,金融壹賬通一體化數字銀行解決方案OneCosmo已于年內落地,覆蓋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在中東,上月金融壹賬通旗下阿聯酋分公司于阿布扎比國際金融中心(ADGM)正式開業,金融壹賬通為當地打造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平臺及數字實驗室平臺。
在數據應用方面,陳心穎指出,金融壹賬通全資子公司平安壹賬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壹賬通銀行」或「PAOB」)通過與貿易通平臺合作,在獲得客戶同意之下、貿易通可以為PAOB提供客戶的進出口報關數據,幫助銀行進行信貸評估,從而為過往未能成功取得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銀行服務。
根據PAOB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6月末,于PAOB已審批貸款的客戶中,近30%客戶為首次獲得銀行批出貸款。曾獲得其他銀行貸款的PAOB中小企業客戶之中,77%為首次獲銀行批出無抵押貸款。
除此之外,PAOB利用數據優勢快速批核貸款,最快批核時間縮短至40分鐘,不同于傳統銀行需要數日才能批出貸款。另外使用貿易通平臺數據,中小企業在毋需提供任何業務證明文件的情況下,平均2.5日可取得貸款。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