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梁冀 11月4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北證50成份指數(下稱“北證50”)樣本股名單,并擬于2022年11月21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以反映市場整體運行情況,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比較基準。
指數編制方案顯示,北證50樣本股按照市值規模和流動性選取排名靠前的50只證券,兼具代表性與成長性。
數據顯示,首發樣本股總市值占比71%,營業收入、凈利潤、研發支出占比均超65%;覆蓋16個細分領域,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力設備、基礎化工數量居前,汽車、電子、國防軍工、食品飲料等領域均有涉及;2022年前三季度,樣本股研發支出同比增長45.4%,研發強度4.7%,積累發明專利近千項;依托持續穩定的創新投入,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7.5%、29.9%。
其中,前5大權重股分別為吉林碳谷(836077.BJ)、連城數控(835368.BJ)、貝特瑞(835185.BJ)、穎泰生物(833819.BJ)和諾思蘭德(430047.NQ)。
北交所表示,北證50的發布為市場各方跟蹤觀察、投資操作提供了重要參考,便于投資者了解北交所上市證券整體表現,滿足指數化投資需求。配套北證50,行情授權與指數基金開發正在有序推進,將為市場引入增量資金和多樣化投資者。
一位市場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質量與交投情況三者之間密切相關。當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尚未完全形成規模,對大體量的資金而言可投規模有限且性價比不高。
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認為,北證50指數聚焦北交所頭部企業,為市場提供一份北交所二級市場的睛雨表及成長參考指標,提升辯識度,也便于研發并推出指數化產品及延伸產品。并且,北證50指數的推出豐富了社會資金投資北交所渠道,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積極參與北交所投資和交易,有利于提高北交所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
截至11月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共121家,總市值1927.06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九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數據顯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收732.07億元,同比增長33.34%;合計實現凈利潤69.26億元,同比增長19.4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