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寧波作為綜合性全球城市的路徑選擇 | 奇談都市圈

          劉奇洪2022-11-07 18:12

          劉奇洪/文 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中,作為綜合性全球城市的寧波,功能定位是高水平國際港口名城、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現代化濱海大都市。

          作為上海大都市圈綜合性全球城市,寧波與上海臨港新片區相比,不僅具有對外門戶功能,還有強大的實體產業基礎;寧波與蘇州相比,不僅具有雄厚的實體產業,而且具有蘇州所沒有的對外門戶功能。在中國所有城市中,寧波區位特殊、資源豐富、產業多樣,但是,要成為真正的綜合性全球城市,必須東進西拓擴大直接腹地和發展空間,在更大格局上強化功能,以此彌補發展不足。

          寧波定位綜合性全球城市發展優勢

          唐設明州,并于長慶元年(公元821年)筑城于甬江、奉化江、余姚江匯合處的三江口,由此開始了寧波建城史;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為避國號諱,取“海定則波寧”之義,由明州改為寧波,由此開始了“寧波”時代。

          現寧波包括海曙、江北、鎮海、北侖、鄞州、奉化、慈溪、余姚、寧海、象山十個縣市區,陸域面積9816平方公里,在上海大都市圈排名第一。

          2021年,寧波地區生產總值14594.9億元,在浙江省排名第二,在上海大都市圈排名第三;工業總產值突破2.25萬億元,進入中國工業十強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工業第三城市;寧波舟山港吞吐量12.2億噸,排名全球港口第一;常住人口954.44萬人,在浙江省和上海大都市圈均為第三。

          寧波建設綜合性全球城市,不僅僅體現在港口、工業方面實力超群,更體現在城市軟實力方面自成一派、與眾不同。

          (一)一座既盛產文人又盛產商人的城市

          在宏觀區位上,寧波位于杭州灣南岸,處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東部平原地區向江南山地丘陵、北方淤泥質海岸向南方巖質海岸過渡地帶,使得寧波海洋陸地兼備、平原山丘均占,導致寧波山貨、海鮮、糧油、蔬菜、水果一應俱全,但寧波地形地勢向海傾斜,西、南兩側分別為四明山、天臺山等山脈,既阻隔寧波與內地聯系,又使得寧波不得不向東、向北兩個向海的方向發展。與眾不同的交通區位和地形地勢,使得寧波雖然物產豐富,但難以成為具有數量優勢的對外銷售商品,加上農耕時代寧波處于陸上交通末端,使得寧波人熱衷于在多樣化的物產上變出花樣,產出了獨特的寧波湯圓、寧波菜肴、寧波中藥??傊?,獨特的區位條件、種類繁多的物產、局促的陸域空間,使得寧波人擅長在出產的物產上進行二次創新加工,提升價值,工匠精神也漸漸成為寧波的地域文化。

          1

          寧波海洋與陸地、丘陵與平原兼備,不同區域出產不同貨物,寧波人天生就有“互通有無、物物交換”的商業意識。明清換代之際,寧波商幫初成,雖知名度不及晉、徽兩地商幫,但寧波商幫做事認真、講究誠信、創新;寧波人樂顯揚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北京創辦的同仁堂,至今仍是中國最響亮的“老字號”之一。近代,寧波籍海港優勢,推動了海上航運、海外貿易發展,也推動了寧波商幫創辦的錢莊率先向銀行轉變;寧波商幫在上海創新中國服飾,率先用傳統縫紉方法成功制作出了西服,形成業界稱頌、專作西服的“紅幫服裝”,為寧波成為中國最大的西服生產基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現代寧波商幫全球散枝開花,有代表臺灣芯片業的臺積電(張忠謀)、代表香港航運業的環球航運(包玉剛)、代表香港影視業的邵氏影業(邵逸夫)??傊?,與國際接軌、與科技同步、與時代接軌,寧波商幫成為了近現代中國唯一一個實現成功轉型的商幫。

          在上海大都市圈,寧波不同于其他城市,崇文尚義自成一派。宋慶歷七年(1047年),王安石到寧波任知縣,倡導“耕讀傳家”、大辦學堂,這為寧波成為主張“經世致用”的“浙東學派”主要發源地奠定了基礎;明朝,寧波涌現了以王守仁、黃宗羲為代表的儒學大師,寧波不僅成了全國思想中心,而且影響力遠及韓國、日本,日本管理學思想深受王守仁“心學”思想影響。建于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的藏書樓天一閣堪稱中國民間藏書的“天花板”,體現了寧波崇文愛書的社會風尚。近現代,寧波成為中國最早通商口岸之一,西學東漸,一批寧波學子遠渡大洋,寧波成為了中國盛產“兩院”院士最多城市之一;2015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早已成為寧波人心目中的英雄。

          寧波濃郁的崇文重教傳統,使得寧波在基礎教育方面,不落伍于浙江乃至整個長三角任何城市,前身為創辦于清乾隆八年(1743)蛟川書院的鎮海中學至今仍是全國一流中學。在重商的城市和重商的時代,寧波依然崇文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因盛產文人,寧波成為一座有思想、有品位的城市;因盛產商人,寧波成為一座家底殷實的城市。既盛產文人,又盛產商人,寧波成為了一座既物質富裕又精神向上城市。

          (二)一座小型工業企業多而強的城市

          在上海大都市圈中,上海、蘇州、寧波是三座工業部門全而強的城市。其中,上海是以國有企業為主的工業城市,工業以生產“大國重器”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蘇州是以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并舉的工業城市,以鋼鐵、化工、紡織服裝、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產業為主;寧波是以本土民營企業為主的工業城市,以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汽車、裝備智造、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文具、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為主。

          寧波工業企業數量多,到2022年3月底,寧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003家,其中,小型企業所占比重89.7%,民營企業所占比重88.1%。寧波大部分小型工業企業為離散型制造企業,主要從事零部件和新材料生產,包括電子器材、半導體、軸承、閥門、密封件、五金制品、模具、汽車配件、醫療器械、液壓傳動、塑料機械、紡織機械、檢驗檢測、家電配件、電子材料(磁性材料)等。

          2

          與上海大都市圈上海、蘇州比較,寧波以小型工業企業為主,主要領域分布在“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制造工藝及裝備、產業技術基礎”;上海工業企業主要以大型企業為主,以生產整車整機(汽車、飛機、大型船舶和特種船舶、港口機械、火箭飛船、發電設備、高端醫療設備)和中高端芯片、生物醫藥為主,突出高科技含量;蘇州工業企業以生產中間產品(鋼材、紡織面料、電子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終端組裝產品(電子消費品、汽車、終端裝備)為主。

          與浙江金華、溫州、紹興比較,金華小型工業企業以生產消費類小商品、小五金為主,溫州小型工業企業以生產個人消費品(服飾、鞋、眼鏡、箱包)為主,紹興的小型工業企業主要圍繞紡織面料和個人穿戴產品為主,寧波小型工業企業則分布面廣、科技含量高。

          寧波工業企業不求大,但求專、求精、求特、求新,許多中小型工業企業沿著“高成長性——創新型——科技型——‘專精特新’——單項冠軍”軌跡發展。第一,在產業處于高成長性進入,一般選擇的是成長性好的新興產業;第二,追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通過創新,構建絕對優勢或比較優勢;第三,依靠科技創新,構建持續核心競爭優勢;第四,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方面,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成為細分行業“小巨人”;第五,由細分行業“小巨人”,發展成為細分行業冠軍企業。例如,成立于1993年的寧波天生密封件公司,打破歐美企業技術封鎖,發明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C形密封環,成為中國“大國重器”關鍵部件。

          寧波地域文化中來自王守仁“心學”的“專情、專心、專注、專業”精神,不僅使得寧波“走出去”的專家學者大放異彩,固守寧波的企業家也心無旁騖,專做實業。在國家1-4批授予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中,寧波以累計企業總數283家的成績,名列全國所有城市第四。

          (三)一座堪當門戶的城市

          農耕時代的寧波,雖海運發達,但陸上交通末梢,使寧波難以擺脫交通閉塞的尷尬境地。隨著現代交通技術發展,寧波不僅成為長三角重要交通樞紐,而且由于港口區位獨特性和港口條件優越性,寧波成為一座堪當國家門戶的城市。

          作為門戶城市,寧波海陸空條件優越。陸上交通,寧波已有鐵路、公路末梢,發展成為上海大都市圈南翼樞紐,隨著通蘇嘉甬高速鐵路、甬金鐵路和甬舟鐵路建成,不久的將來,寧波鐵路與高速公路共同組成“才”字交通大走廊。航空方面,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已是上海大都市圈南翼樞紐機場,創下歷史最高紀錄:2019年旅客吞吐量達12414007人次,排名中國大陸機場33位;2020年貨物吞吐量119155.9噸,排名中國大陸機場26位。

          如果說寧波公路、鐵路、航空只是區域性樞紐,寧波舟山港則是全球性港口、中國門戶港口。作為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深水大港,寧波舟山港居于中國大陸海岸線中端,既是河口港,又是海港;杭州灣外側的舟山群島既是天然的“防波堤”,又是離島港口;碼頭前沿最深達到-27.5米,能夠停泊全球最大船舶。2021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12.24億噸,連續13年位居全球港口第一;集裝箱吞吐量2937.3萬標箱,位居全球港口第三,僅次于上海港和新加坡港;擁有集裝箱航線287條、遠洋航線134條、近洋航線101條。其中,2021年寧波港域吞吐量6.2億噸,包括鐵礦9598.9萬噸、煤6339.3萬噸、原油6275.3萬噸、集裝箱吞吐量2937.3萬標箱。

          寧波定位綜合性全球城市發展劣勢

          如果僅僅定位于一座內斂發展的城市,寧波條件當屬全國排名前列,但定位于綜合性全球城市,寧波存在亟待解決的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東西向“瓶頸”阻礙了港口城市發展

          寧波舟山港雖然貨物吞吐量排名全球第一,但要成為高水平國際港口城市,東西向“瓶頸”阻礙了寧波發展:市區往東發展,受到行政區制約,不能往深海方向發展;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定位,規劃建設的“一核三灣六片區”,僅僅是海岸、淺海,不足以對深海和離島進行研究。寧波向西發展,也就是與浙江金義都市圈聯系,至今依然是浙江四大都市圈(杭州、寧波、溫州、金義)中聯系最為薄弱的,不僅人流、物流不暢,而且產業之間缺乏技術經濟聯系。

          3

          (二)產業鏈短且缺乏控制力

          2021年上海、蘇州、寧波工業總產值分別為4.2萬億、4.13萬億、2.25萬億元,而且都擁有35個工業大類,但寧波除了石油化工、服裝、汽車整車、智能家電、文具、糧油等產業鏈相對完整外,大部分小型工業企業所在的行業產業鏈短,且對產業鏈不具有控制力,這些小型工業企業或為珠三角的消費類電子產品(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配套,或為上海的大國重器、汽車整車(上海大眾、上海通用、特斯拉)配套,或與蘇南的裝備制造行業交叉配套,或為金華、臺州等地的企業提供生產裝備(塑料機械、紡織機械)。盡管寧波許多中小型工業企業獲得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但要真正在產業鏈上提升,還需要產業鏈或產業集群在技術創新來源上尋找突破,這是中國圍繞中心城市以制造業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城市的普遍“短板”,包括廣州附近的佛山、深圳附近的東莞、廈門附近的泉州、北京附近的保定、上海附近的蘇州和無錫等。

          (三)高端科教資源和醫療資源缺乏

          寧波要建設成為“高水平國際港口城市、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現代化濱海大都市”,不僅需要經濟實力提升,更需要整個城市綜合實力提升。除了省會城市,中國五個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均為港口城市,與深圳、廈門、青島、大連比較,寧波建城歷史最為悠久,是唯一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尤其在中國文化史和經濟史上,寧波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且在對外開放史上,寧波與廈門均是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但在后來發展過程中,寧波或許離上海、杭州太近,科教資源、醫療資源傾向了長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和浙江省會城市杭州。

          寧波強在港口物流和工業實力,不足之處在于科教資源、醫療資源嚴重缺乏。與廈門、青島、大連比較,廈門、青島、大連分別擁有所在省內排名前二名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而寧波只擁有寧波大學等地方性大學;與深圳比較,雖然深圳擁有大學的歷史與寧波相當,但深圳除了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外,還有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建立的校區,并且深圳還被列為了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4

          寧波作為綜合性全球城市發展路徑

          寧波要建設成為“高水平國際港口城市、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可供選擇發展路徑包括:

          (一)東進西拓,擴大寧波發展空間

          高水平國際港口城市一定走港城融合道路,寧波東進發展,就是寧波與舟山實現同城化、一體化發展,理想做法就是舟山劃入寧波。寧波與舟山2006年1月1日對外正式啟用“寧波舟山港”,2015年正式實現一體化發展。寧波、舟山兩地港口一體化,自然要求城市也要一體化,寧波、舟山一體化不僅必要,而且可行。一是甬舟跨海通道(公路、鐵路)開通,寧波、舟山聯系更為便捷,寧波、舟山同城發展水到渠成;二是寧波發展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必須向深海發展、離島發展,舟山群島處杭州灣、長江口外,有千座海島,是發展海洋經濟最佳載體,寧波需要舟山群島;三是寧波、舟山兩地產業發展同構化趨勢明顯,舟山并入寧波,可以統一產業規劃,盡量避免同質競爭、內耗競爭;四是可以發揮海洋科教資源效益最大化,避免重復科教資源投入,使寧波科研資源和舟山海洋教育資源(浙江海洋大學)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農耕時代,寧波西面的四明山、天臺山阻礙了寧波西向發展,導致寧波與金華、衢州、麗水、紹興南部聯系困難,更重要的是寧波與滬昆經濟發展帶之間缺乏了便捷聯系通道。寧波西拓發展,就是通過現代筑路技術,打通寧波與金華——義烏直接通道,在現有交通基礎上,加快建設甬金大通道,包括甬金貨運鐵路和甬金高速鐵路、甬金第二高速公路,使寧波舟山港成為中國西南地區又一出???。同時,加強寧波與金華—義烏產業合作:一是加強寧波舟山港與金華—義烏國際物流合作,使得“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產生交匯,讓日韓、東南亞、澳洲等地運往歐洲內陸、中亞的貨物,運至寧波舟山港后,利用金華—義烏到寧波舟山港返程集裝箱班列的運力,運到金華—義烏,由金華—義烏到歐洲、中亞班列,運至目的國;二是在制造業領域,讓寧波工業企業提供品種更多、質量更好、價格更優的智能裝備(塑料機械、紡織機械、食品機械、通用機械設備)和中間產品(化工原料、塑料粒子、紡織原料);三是利用寧波舟山港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集散港優勢,建立輻射全國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讓金華—義烏的小商品、五金、紡織等領域中小企業直接購買到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的大宗商品,從而降低中小企業購貨成本。

          5

          (二)利用寧波、舟山兩地科教優勢發展海洋經濟

          中國發展海洋經濟條件最為優越的區域兩個:一是寧波—舟山,二是海南。寧波—舟山海域寬廣,位于東海、黃海交界,海島眾多,處于長江和錢塘江入???,海洋魚類豐富,海底隱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是全球研究溫帶海洋難得的理想區域。寧波、舟山合并,不僅要整合兩地的海洋科研力量,而且還要引進上海大都市圈的海洋科研、教育力量,建一所國際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辦一個以開發研究和應用研究為重點的海洋產業研究院,讓上海大都市圈未來產業——海洋產業在寧波-舟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三)打造“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發揮全球寧波商幫作用

          挖掘寧波區域文化資源,以文人和商人兩條路徑,重點研究明清以來寧波地域文化(思想)發展變化和寧波商幫發展變化,以人物為主線,著重全球影響,讓寧波真正成為“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讓全球寧波商幫找到心靈歸宿。

          明朝,寧波得名,也真正開始了名副其實的開掛之路。在思想領域,寧波可以說起步就是頂峰,王守仁(王陽明)倡導的“知行合一、知行并進”和黃宗羲倡導的“學貴履踐、經世致用”至今仍然是成功商人經營理念。在商業領域,發軔于明朝的寧波商幫,早期以同仁堂創始人樂顯揚為代表;有“中國華爾街”之稱的寧波江廈小街發明了世界最早的金融結算清算制度——過賬制度,并在服務于國際貿易中率先由錢莊轉型為銀行;海運興盛,環球航運(包玉剛)、東方海外(董浩云)馳騁業界;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時代,從寧波走出的張忠謀創始的臺積電,更是引領了全球信息行業發展。在地球上,文化始終是聯系的紐帶。

          (四)往東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

          不同于深圳、廈門、青島、大連,寧波是從三江口(余姚江、奉化江、甬江)發展起來的城市,與上海、天津、廣州、福州相同,是一座由河口型城市發展起來的海港城市,但還不是一座濱海城市。在現有行政體制下,寧波的濱海區域,要么是港口作業區(北侖),要么是臨港工業(鎮海),因此,寧波建設濱海城市選擇了向北、向南發展。但是,寧波向北發展,規劃了靠近杭州灣的前灣新區,利用圍墾灘涂土地,布局了大量制造企業,并不適宜濱海城市定位;向南發展,岸線為巖質海岸,離主城遠,交通和生活配套條件差,不適宜產業發展?,F在,上海向臨港新片區發展、天津向濱海新區發展、廣州向南沙新區發展、福州向沿海的福州新區發展,寧波要真正成為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參照上海、天津、廣州、福州做法,向舟山群島發展是正道。

          (五)大力發展教育醫療事業,讓寧波成為真正宜居宜業城市

          與深圳、廈門、青島、大連相比,寧波教育和醫療資源嚴重缺乏。在教育資源方面,寧波高校少、檔次低;在醫療資源方面,按照常住人口計算,寧波每100萬人才有1家三甲醫院。因此,寧波必須大力發展公共教育、公共醫療,成為真正宜居宜業城市。

          (作者為河海大學區域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智庫首席專家)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