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進博會醫藥館第三日:藥械企業推動產品落地 加碼中國市場

          瞿依賢2022-11-07 23:19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已經3年,健康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進博會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不論是展位面積,還是簽約金額、簽約數量,醫藥館貢獻了相當部分。

          11月7日,進博會第3天,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以下簡稱“醫藥館”)的熱度絲毫不減,各家展臺的聲量一浪高過一浪。從今日官宣的各種新動作來看,藥械企業,無一例外都在努力推動產品落地,加碼中國市場。

          推動產品落地

          作為罕見病治療領域的先行者,賽諾菲首次展出全球獲批的首個納米抗體藥物Cablivi®和新一代用于龐貝病的酶替代治療(ERT)藥物Nexviazyme®。前者是全球獲批的首個納米抗體藥物,也是首個靶向治療獲得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aTTP)的藥物,aTTP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系統急癥,致死率極高。

          作為臨床醫生,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栓室副主任余自強表示,這款藥可以顯著縮短患者達到正常血小板計數和器官損傷標志物恢復正常的時間,目前國內aTTP患者還有很大的治療需求未被滿足。

          面對患者對新治療方式的期待,賽諾菲多發性骨髓瘤領域的新產品——新一代CD38單抗Sarclisa®再度亮相。Sarclisa®是全新一代CD38單克隆抗體藥物,于2020年先后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獲批上市,顯著提高緩解率并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為了讓中國患者用上全球前沿的創新藥物,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于醫藥創新發展的政策,賽諾菲也積極嘗試先行先試手段,以期最大化縮短全球創新產品進入中國的時間。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朱知梅表示,在“港澳藥械通”的政策下,希望能加快引進創新藥,讓患者在內地就可接受治療,省去跨境購藥或就醫的煩惱。

          不只是罕見病和腫瘤領域,全球生物技術領導者安進帶來了心血管與骨健康疾病領域的前沿創新療法,重點展示了心血管和骨健康領域的兩款重磅創新產品——瑞百安®與普羅力® 。

          與之相對應,中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高達3.3億;骨質疏松患者約有8000萬,絕經后女性占九成。2018年,安進將瑞百安®(依洛尤單抗)引入中國市場,作為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PCSK9抑制劑,目前瑞百安®在華獲批3項適應癥。普羅力®(地舒單抗注射液60mg)則是中國目前首個且唯一獲批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全人源RANKL抑制劑。

          更上游的企業也不落后。能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的抗體藥物,在近年來成為全球新藥開發的熱點,然而抗體藥物的開發十分復雜,如何為研發提速,讓藥物盡早造福于病患是各大藥企及研發機構關注的焦點。珀金埃爾默亞洲首發的explorerTM細胞株開發自動化解決方案則為抗體藥物開發提速。

          近年隨著NGS(新一代測序)技術的發展,NGS應用被不斷拓寬到精準醫療和生物現象研究的眾多領域。樣本處理是NGS工作的第一步,樣本制備環節的“中間產物”——文庫,影響著測序的成功與否,因此是NGS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其過程復雜且容易出錯,針對于此,珀金埃爾默帶來了亞洲首發新品BioQule™ NGS,這是一款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的設備,通過功能的整合,使研究人員在進行基因組分析時,能夠輕松生成高質量的NGS文庫。

          成人用藥之外,也有企業在兒童用藥產品上持續創新。今年強生中國個人健康護理著重展示了以Tylenol®、Benadryl®、Benylin®三個家族為代表的多款兒童非處方藥首秀產品,覆蓋感冒咳嗽、解熱鎮痛、過敏等兒童常見疾病領域,涵蓋不同的劑型、劑量、給藥方式和口味,滿足不同年齡段和體重的孩子的治療需求。

          特應性皮炎(AD)被稱為皮膚科的“一號疾病”,是由2型炎癥反應引起的系統性免疫疾病,以反復發作的劇烈瘙癢和濕疹樣皮損為主要臨床表現,既往常被簡單描述為“濕疹”。

          由于特應性皮炎的病程長、疾病負擔重,患者缺乏及早就醫并進行長期管理的科學意識,目前中國AD患者診斷率不到50%,大量潛在患者仍存在未診斷、錯誤診斷等情況。而在確診的人群中,有22%通過互聯網咨詢醫生,54%的患者通過互聯網查詢搜集疾病相關信息。疫情反復對患者線下尋醫問藥和長期管理帶來的挑戰,都促使AD診療從線下向線上轉移。

          為此,賽諾菲與京東健康宣布雙方將拓展現有合作慢病領域至特應性皮炎疾病領域,通過打造首個一站式AD在線全病程管理平臺,滿足數字化時代下特應性皮炎患者更多元的需求。

          基于中國醫藥零售格局的變化,歐加隆展臺簽署了“零售藥店健康卓越中心”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方有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歐加隆、波士頓咨詢公司(BCG)。醫藥零售已逐步成為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入口,也是創新產品尤其是處方藥落地的重要路徑,該中心希望搭建起醫藥新零售標桿平臺,助力行業創新發展。

          為了幫助創新藥械更好實現落地,鎂信健康將與直觀復星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醫療保障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據了解,在近期新上線的“鎮江惠民保2023”中,已經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費用納入可理賠項目中;此外,鎂信健康與跨國醫療企業雅培在結構性心臟病領域展開了戰略合作,雙方將參與到“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的商業化合作中,為早產兒患者群體帶來健康。

          加碼中國市場

          11月7日,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與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發布了“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醫藥創新”藍皮書。

          藍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世界排名前50位的跨國制藥公司均在中國設立分部,一些跨國藥企的市場重心也開始向中國轉移。截至2020年,跨國藥企已在中國內地設立了47家工廠、25個研發中心,每年研發投資超過120億元,在中國內地員工超過13萬名。

          業內普遍認為,中國醫藥市場潛力巨大,正迎來快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市場在跨國藥企全球供應鏈上正成為“核心要素”,不僅是資本和人才的重要來源地,更是眾多跨國藥企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

          因此,加碼中國市場,幾乎是所有企業的一致選擇。

          比如介入心血管和血管技術開發制造商Cordis,Cordis亞太區新總裁Bryan Loo今年上任后密集在中國市場調研,他表示,中國市場是Cordis在亞太最重要的主戰場,Cordis對中國市場有絕對的信心,也將不斷加大對中國的各項投入。在進博會期間,其公司預發布了兩款即將在國內市場上市的新品——Railway無鞘擴張導引器和MynxGrip封堵止血系統。

          再比如默克,默克宣布與普米斯生物技術(珠海)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該公司致力于開發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藥物研發。通過運用默克 BioReliance®的Blazar®嚙齒動物源病毒檢測組合,普米斯的細胞株檢定的周轉時間(TAT)可以從60天左右縮短至14天。 近年來,中國醫美行業高速發展,增速持續領先全球。與此同時,醫美產品、技術更新迭代迅速,消費者求美訴求和可及的醫美服務日趨多元化,醫美市場的正規化發展面臨復雜環境,專業人才不足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之一。

          11月7日,醫美生物制藥領導企業艾爾建美學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簽署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意向書,啟動合作編制《中國醫美行業發展調查報告》,并在“三正規“倡議和正品”“掃碼驗真”等領域深化合作。

          此外,艾爾建美學也持續投入人力、資金和技術來建立醫美專業人才教育培訓體系,為此設立了專門的醫學培訓教育部門——艾爾建學苑(Allergan Medical Institute),在中國擁有一支由超過百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專業教育團隊。

          賽諾菲與京東健康宣布雙方將拓展現有合作慢病領域至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疾病領域,通過打造首個一站式AD在線全病程管理平臺,滿足數字化時代下特應性皮炎患者更為多元的健康需求。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聞部資深記者
          關注醫療、醫藥、醫保、醫美等大健康領域的人物、故事、資本,微信號:yixian-er,郵箱:quyixian@eeo.com.cn。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