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全球化智庫:世界人才中心正從歐美向亞洲擴散

          鄭淯心2022-11-08 10:26

          經濟觀察網記者 鄭淯心  11月7日,全球化智庫(CCG)在進博會發布的《全球人才流動趨勢與發展報告(2022)》顯示,世界主要國家的人才競爭力指數前十名中,歐美國家與亞洲國家數量平分秋色,世界人才中心正在從歐美向亞洲擴散;中國和美國具有明顯的人才規模競爭優勢,遠超名列第三、第四、第五的印度、日本和俄羅斯。

          通過追蹤國際移民(尤其是工作型國際移民和國際學生)2000年-2020年的流動趨勢,報告對全球人才跨區域流動現狀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國際移民數量及其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均持續增長,國際移民主要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流向逐步多元化。美國是國際移民的主要目的國,有著超過5100萬國際移民;印度有近1800萬人生活在國外,是全球最大的移民來源國;中國是第四大移民來源國,約1000萬人在國外生活。

          報告顯示,工作型國際移民是國際移民的主流群體,主要分布在高收入國家及新興市場,多在服務業領域工作。

          國際學生通常被視為“準國際人才”,受到各國爭奪,過去20年間增長了兩倍,從2000年的約209萬增加到2020年的636萬。國際學生主要從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流向美、英等教育大國,四分之一以上的國際學生來自中國、印度,中國依然是全球第一大國際學生來源國。

          在人才投入指標方面,丹麥和瑞典位居前兩位,中國居于第28位。

          人才投入指標衡量不同國家在人才保障、人才競爭潛能方面的優劣,包括公共教育經費支出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醫療支出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3項二級指標,為教育、研發、醫療投入的絕對量相對于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丹麥、瑞典投入比重較大,得分最高;以色列、美國、芬蘭、比利時緊跟其后;挪威、奧地利、德國、瑞士、韓國、澳大利亞、法國等7國居于第二梯隊,中國與前兩名有不小差距。

          聯合國婦女署駐華代表安思齊表示,當今世界面臨新冠疫情、加劇的社會不平等、日益嚴重的氣候災難等多重挑戰,多方合作以推動社會恢復和經濟發展刻不容緩。這些重疊的危機對全球人才發展的影響巨大,同時也要求各方發揮才能并提出創新的包容性方案。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必須將性別平等、婦女賦權和社會公正置于探討中心。

          首先,在討論全球人才發展時,必須要考慮賦權婦女和女童,充分發揮她們的才能。其次,必須看到結構性性別不平等給全球人才發展和留存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最后,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人才的發展和留存,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口結構轉型而言非常關鍵。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大消費新聞部記者
          長期關注大消費行業的市場發展和公司動向,擅長深度調查報道、高端人物專訪和產業剖析。
          線索請聯系:zhengyuxin@eeo.com.cn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