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旭化成中國總代表近藤修司:進博會是最大展示舞臺 期待中國業務帶來更多增長

          盧謙2022-11-09 16:43

          經濟觀察網 盧謙/文 闊別中國五年后,近藤修司又一次來到了中國。與此前任職旭化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旭化成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不同,如今的他已經成為旭化成株式會社(下稱旭化成)執行官、旭化成中國總代表。

          今年4月再到中國赴任的近藤修司,首次代表旭化成參加了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并表示,期待進博會成為企業在華發展的“加速器”。

          旭化成是一家日本化工企業,目前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材料、住宅和健康,年營收超過2.4萬億日元,利潤達到2100億日元。根據公司公開業績數據,在旭化成的銷售占比中,中國市場貢獻了近10%的份額。

          加速發展是旭化成目前的主要目標。今年公司發布的2022-2024財年新中期經營計劃(簡稱新中計)中,將利潤增長、ROE(自有資本利潤率)、ROIC(投入資本利潤率)視為重要指標,并將“具有挑戰性的成長投資”(下稱挑戰性投資)與“結構轉換和現有業務強化帶來的現金收益”(下稱創造現金)做為驅動業績增長的兩個車輪。

          此次參加中國進博會,近藤修司再次強調了速度的重要性:“旭化成要在中國取得進一步發展,必須要跟上‘中國速度’。”

          “我們如果自己單打獨斗,一是追不上中國的發展速度,作為外企,也面臨著更多本土化的市場情況,需要有中國強有力的企業聯手,來把‘挑戰性投資’和‘創造現金’做好。”近藤修司表示,這將是接下來在中國市場的主要業務發展路徑。

          不過,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是,旭化成亟需提升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這家成立于1922年的日本公司,今年5月迎來了公司創業100周年的紀念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的調查數據,僅在2022年,迎來創業100周年的日本企業就達到1334家,而且大多是垂直細分領域的公司。

          對于主要業務面向b端市場的旭化成而言,近藤修司坦陳,公司面向一般消費者的產品“旭包鮮®”(以保鮮膜為代表的家用產品)的中國市場開發并不那么順利,面向企業客戶的產品以及部門要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更不是件容易的事。

          參加進博會成為公司在中國市場戰略的最關鍵一環。作為中國超大規模的博覽會,進博會不僅是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展示平臺,也是行業乃至跨行業交流的盛會。“我們更期待進博會能夠成為旭化成在華發展的‘加速器’,不僅助力公司現有事業發展,而且成為今后我們在中國推廣各項新技術、新產品最有效的市場開拓渠道及品牌塑造戰略。”

          進博會上,旭化成帶來 “AKXY POD”概念車在中國的首展。旭化成認為,未來車內空間將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提供靈感,成為功能性更為豐富的場所。據悉,“AKXY POD”主打的車內空間概念,采用纖維、樹脂產品和傳感器等技術制作而成,重在展示汽車與材料、乘客與自然之間的聯系。

          汽車領域的材料業務只是旭化成的應用場景之一。截至目前,旭化成的主要業務場景已經覆蓋建材·住宅、醫藥·醫療、電子元件·電子材料等領域。在主營業務構成上,材料、住宅和健康分別占比49%、34%、17%(2021年報)。其中,除了住宅業務主要面向日本市場,材料和健康事業均在全球市場針對不同的細分領域拓展。

          “進博會是展示我們最大的舞臺。”近藤修司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客戶看到旭化成,這也將影響著旭化成接下來在華業務的拓展。

          他表示,中國市場是旭化成新中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通過更多CVC(企業創投)、M&A(企業并購)等方式,推動開展更多適應中國市場的業務。

          截至目前,旭化成在中國已有20余家子公司。近藤修司感慨,此次回到中國,公司里的中國團隊更加壯大,汽車內飾材料的生產商森織汽車內飾(武漢)有限公司等也已成為集團一員,各個事業據點在這幾年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他認為,在中國開展業務,中國人特有的思路、想法和中國的業務模式、人際關系,對于發展中國業務是非常積極有用的。今后旭化成將會加大提拔中國人才,讓旭化成的公司體系形成中國人主導經營的“世界”。

          “中國這邊的機會非常多,很多革新應該在中國這邊產出。”近藤修司表示,希望通過更多的人才本土化、經營本土化方式,以及和中國企業的合作,連接技術、連接人才,產生更多中國獨有、中國首發的新業務和新機會。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