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未名宏觀|2022年10月CPI、PPI數據點評:居民消費價格見頂回落,逆剪刀差年內或仍持續

          蘇劍2022-11-10 09:07

          要點:

          ● 食品項價格環比回落,鮮菜鮮果成主要原因

          ● 非食品價格環比不變,其他服務是主要支撐

          ● 生活資料價格開始上揚,工業出廠價格或現拐點

          ● 大宗價格高位震蕩,價格逆剪刀差繼續

          內容提要

          2022年10月,CPI同比上漲2.1%,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較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2.0個百分點,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高基數效應下食品價格回落是此次CPI回落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為鮮菜、鮮果供應上市疊加需求回落造成價格環比由正轉負,但豬肉消費旺季來臨,二次育肥、壓欄惜售造成豬價繼續上漲。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 %,漲幅較上月不變,顯示需求復蘇仍溫和,總體價格平穩增長。我們預測10月份CPI同比增長2.5%,高于實際結果0.4個百分點,誤差主要來源是對本月食品價格上漲的預估過高,導致對CPI環比高估了0.3個百分點。

          2022年10月,PPI同比下降1.3%,較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2%,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為-1.2個百分點,較上月下降約2.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高基數效應下生產資料價格下跌是造成PPI回落的主要原因,但從環比看整體下行趨勢出現了明顯的邊際修復,具體表現為國際油價高位震蕩下上游工業價格震蕩下行,但邊際趨勢拐點已現,中下游工業特別是食品、衣著和耐用消費品需求回溫支撐工業出廠價格。我們預測10月份PPI同比下降1.3%,與實際結果一致。

          正 文

          食品項價格環比回落,鮮菜鮮果成主要原因

          CPI關注食品和非食品兩個方面,食品價格由豬肉、鮮菜、鮮果和水產品等驅動,非食品價格由工業消費品和服務業價格驅動。10月份,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消費市場供應總體充足,CPI同比上漲2.1%、環比由上月0.3 %轉為0.1%,具體而言:食品項價格環比回落顯著,其中鮮菜、鮮果環比回落是本月食品價格環比回落的主要原因;非食品價格環比不變,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繼續持平,服務價格由負轉正。

          食品項中,從同比看,食品價格上漲7.0%,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26個百分點。受壓欄惜售、二次育肥和疫情趨穩消費需求回溫等影響,豬肉價格上漲51.8%,較上月上升15.8個百分點;受鮮菜上市供給改善影響,鮮菜價格同比-8.1 %,較上月變動-20.2 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食品項八大類除鮮菜外價格同比普漲,其中畜肉類同比漲幅最高(+23.6%),較上月同比變動分化(3正、2負、3不變),其中鮮菜同比變動最顯著(-20.2%)。

          從環比看,食品價格上漲0.1%,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受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情緒回升,二次育肥下生豬出欄減少,疊加消費需求季節性走強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上漲9.4%,較上月上升4.0個百分點;受鮮菜大量上市、需求季節性回落影響,鮮菜環比-4.5 %,較上月變動-11.3 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食品八大類價格環比分化(4正4負0不變),其中畜肉類環比幅度最高(+5.2%),較上月環比普遍回落(1正6負1不變),其中鮮菜環比變動最顯著(-11.3%)。

          此外,從食品煙酒指標來看,10月食品煙酒價格同比5.2 %,環比0.2 %,具體而言,10月煙草同比1.5 %、環比上漲0.2 %,酒類同比上升1.5 %、環比上漲0.5 %。

          非食品價格環比不變,其他服務是主要支撐

          非食品項中,從同比看,10月非食品價格上漲1.1%,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88個百分點。受燃油價格回落帶動,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7%,較上月繼續回落;受疫情散發但邊際趨穩影響,服務價格上漲0.4 %,較上月不變。

          總體而言,非食品項七大類除居住外價格同比普漲,其中交通通信項同比漲幅最高(+3.1%),較上月同比變動分化(1正3零3負),其中交通通信項同比變動最顯著(-1.4%)。

          從環比看,非食品價格環比不變,較上月不變,影響CPI變動約0個百分點。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能源價格下行帶動工業消費品價格維持低迷;受疫情多點散發疊加出行需求減弱影響,服務價格不變,盡管秋冬換季上新,服裝價格上漲0.3%。

          總體而言,非食品項七大類價格環比分化(4正、2負、1不變),其中交通通信項環比幅度最高(-0.4%),較上月環比變動分化(3正、2負、2不變),其中其他用品項環比變動最顯著(+0.7%)。

          生活資料價格開始上揚,工業出廠價格或現拐點

          10月份,前期保供穩價政策持續,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國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傳導和國內需求偏弱等多種因素影響,工業品價格走勢整體下行,工業品價格環比由負轉正,同比下行幅度收窄,具體而言:受工業上游原材料、能源品等價格震蕩回落影響,高基數效應下生產資料價格繼續回落;受上游工業傳導及中下游工業需求回溫影響,生活資料價格平穩增長。

          分大類,從同比看,高基數下10月PPI下跌1.3%,較上月繼續回落2.2個百分點。受國際大宗商品邊際回落影響,生產資料價格下跌2.5%,較上月繼續回落3.1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同比回落最為顯著;受上游工業部門價格傳導及中下游工業需求復蘇影響,生活資料價格上漲2.2%,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工業同比上升最為顯著。生產資料同比回落是此次PPI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

          從環比看,10月PPI環比上漲0.2%,較上月回彈0.3個百分點。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逐步暢通穩定和需求相對回溫影響,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1%,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環比回彈最為顯著;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5%,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耐用消費品環比回彈最為顯著。工業中下游需求回溫帶動生活資料價格回彈是此次PPI環比回彈的主要因素。

          大宗價格高位震蕩,價格逆剪刀差繼續

          2022年中國價格形勢整體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特征,在豬周期反轉、疫情散點式反復和低基數效應等因素的影響下,2022年CPI同比增速中樞表現出明顯上移,呈現低開高走、逐月抬升的走勢特征;而受全球大宗商品高位回落、疫情帶來的供給沖擊、市場預期轉弱和消費需求相對收縮等因素的影響,2022年PPI同比增速中樞表現出明顯下移,呈現高開低走、持續下行的走勢特征??傮w來看,兩者呈現完全相反態勢,從上半年開始的“剪刀差(PPI-CPI>0)”使得中下游企業利潤整體承壓,到下半年逐漸反轉形成“逆剪刀差(PPI-CPI<0)”使得中下游企業利潤有所修復。

          展望2023年,在低基數以及經濟回暖疊加豬價回升的影響下,預計2023年CPI同比增速中樞較2022年將繼續上移,大概率呈現先高后低隨后平穩的走勢;而隨著供應緊張狀況緩解,美元流動性收緊并伴隨著全球大宗商品結構性調整回落,預計2023年PPI同比增速中樞較2022年將繼續下移,大概率呈現先低后高隨后平穩的走勢。

          CPI展望:豬肉方面,在生豬供給見頂、疫后需求邊際改善以及中央儲備政策干預下,四季度是豬肉需求旺季,豬價可能繼續保持強勢,這對食品通脹仍有一定支撐,預計2023年豬肉價格將會逐漸探頂,春節期間達到階段高點,此后震蕩小幅回落;鮮菜鮮果方面,蔬菜、鮮果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如極端天氣帶來產量下降和物流倉儲成本上升,因此存在一定程度波動性,但預計全年整體價格平穩增長;服務業價格方面,隨著國內疫苗接種數量的不斷增加,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服務類消費有望進一步恢復??傮w而言,受豬周期反轉、服務需求釋放和低基數效應影響,CPI整體處上行通道,消費品價格方面存在一定壓力。預計2023年CPI同比中樞在2.5%左右。

          PPI展望:隨著疫情帶來的供應鏈沖擊的影響減弱、資源出口國供給逐步改善和全球流動性收緊下歐美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結構有所分化,但整體處在震蕩回落階段,預計2023年國內保供穩價政策將分領域有重點地繼續推進:油價方面,受OPEC+減產供應政策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較大,但由于OPEC+多數成員國2023年財政計劃對石油價格的預設為90美元/桶左右,疊加全球流動性收緊以及歐美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帶來需求收縮的風險加大,因此預計2023年油價中樞將穩中趨降;有色金屬行業方面,隨著未來有色金屬出口國供給逐步回升,需求依舊保持一定韌勁下,預計有色金屬價格中樞震蕩向上;黑色金屬行業方面,隨著基建持續發力,保交樓工作推進,建筑施工有所改善,部分中上游價格有所企穩,但隨著歐美升息及需求收縮漲價風險并不高;化學原料制造品行業方面,該類商品的價格受原油影響較大,預計走勢與原油價格保持一致,穩中趨降;煤炭行業方面,全球煤炭風險猶存,需求高峰或再趨緊,供需偏緊下價格有階段性上行壓力,需要國內保供穩價政策支持以限制其漲幅??傮w而言,盡管部分工業品價格仍偏強,但受高基數影響,PPI整體處下行通道。預計2023年PPI同比中樞在1.0%左右。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掛靠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依托北京大學,重點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宏觀調控理論與實踐、經濟學理論、中國經濟改革實踐、轉軌經濟理論和實踐前沿課題、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等。同時,本中心密切跟蹤宏觀經濟與政策的重大變化,將短期波動和長期增長納入一個綜合性的理論研究框架,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去解讀,把握宏觀趨勢、剖析數據變化、理解政策初衷、預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產生了較大影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動了中國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心主任蘇劍教授從2006年開始就呼吁中國應該立即徹底放棄計劃生育政策,并轉而鼓勵生育。(2)關于宏觀調控體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場化改革、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維宏觀調控體系。(3)關于宏觀調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國的宏觀調控應該嚴防用力過猛,這一建議得到了國務院主要領導的批示,也與三個月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宏觀調控有度”的觀點完全一致。(4)關于中國經濟目標增速的成果。2013年,劉偉、蘇劍經過縝密分析和測算,認為中國每年只要有6.5%的經濟增速就可以確保就業。此后不久,這一增速就成為中國政府經濟增長速度的基準目標。最近幾年中國經濟的實踐也證明了他們的這一測算結果的精確性。(5)供給側研究。劉偉和蘇劍教授是國內最早研究供給側的學者,他們在2007年就開始在《經濟研究》等雜志上發表關于供給管理的學術論文。(6)新常態研究。劉偉和蘇劍合作的論文“新常態下的中國宏觀調控”(《經濟科學》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第一篇學術論文。蘇劍和林衛斌還研究了發達國家的新常態。(7)劉偉和蘇劍主編的《尋求突破的中國經濟》被譯成英文、韓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種文字出版。(8)北京地鐵補貼機制研究。2008年,本課題組受北京市財政局委托設計了北京市地鐵運營的補貼機制。該機制從2009年1月1日開始被使用,直到現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雜志?!对弧肥且粋€月度電子刊物,由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目的是以最及時、最專業、最全面的方式呈現本月國內外主要宏觀經濟大事并對重點事件進行專業解讀。(2)《中國經濟增長報告》(年度報告)。該報告主要分析中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中長期問題,從2003年開始已經連續出版14期,是相關年度報告中連續出版年限最長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報告資助計劃。(3)系列宏觀經濟運行分析和預測報告。本中心定期發布關于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系列分析和預測報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預測報告在預測精度上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屬學術機構,本報告僅供學術交流使用,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觀點僅供參考,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報告版權僅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蘇劍】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