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朱克力:協同創新長效機制

          朱克力博士2022-11-10 13:19

          作者:朱克力博士,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CiNE)首席研究員、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

          推動高校與企業強化創新合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離不開市場驅動及政策助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的通知》,力爭利用5年時間,有組織推動1000所以上高校支撐服務10000家以上企業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共同推動校企深度融合。為此,科技部主管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在采訪本人基礎上作出解讀。

          1.《通知》出臺背景是什么?三部門為什么聯合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

          政策出臺背景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快實施高??茖W技術“十四五”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

          三部門聯合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主要是為推動高校與企業強化創新合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這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環節,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2.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對推進校企合作有什么意義?

          一是解決原有問題,搭建聯動平臺。在校企合作方面,過去學校和企業的積極探索,依然無法解決這針對性不強、規模不大、效率不高等問題,因此,三部門聯合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集教育部、工信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三部門的力量,利用自身的職能優勢和資源優勢,實現部門聯動,搭建溝通平臺。

          二是發揮協同效應,深化校企融合?!扒Hf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致力于加快構建高校有組織科技創新體系,推動高校與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最大程度發揮高校作為基礎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協同效應,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協同創新,著力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加快高校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轉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有力支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3.該《通知》內容有什么亮點?對推動校企深度融合有什么作用?舉例說明。

          以推動高校和企業雙向發力為著力點、以發揮高??萍己腿瞬诺碾p重優勢為基礎、以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對接為目標,實施“七個一批”重點任務,支持高校、企業開展不同形式的創新合作。

          明確提出“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的主要目標。其中指出,要利用5年時間,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共性問題,新增布局30個左右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和100個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動建設一批校企創新聯合體,開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聯合部署一批協同攻關任務,支持高校和企業探索協同創新的新機制、新模式,根據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實現與高校精準對接,開展不同形式的創新合作,突破一大批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強化企業需求牽引和市場化導向的知識產權布局,有組織推動1000所以上高校支撐服務10000家以上企業高質量發展。

          校企深度融合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舉例而言,多年來東北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兩所冶金特色高校陸續與國內多家鋼鐵企業、礦業、有色等企業建立多個校企創新實體,例如成立于2014年的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以及成立于2020年的“鞍鋼-東大先進材料工程研究院”,兩年來,研究院為鞍鋼集團和東北大學深入合作提供了穩定持續的交流平臺,雙方圍繞先進引領技術與變革性創新技術開展深度合作,努力打造校企合作典范。也就是說,推動校企深度融合,可以實現校企資源的有機結合和優化配置,在三部門的助力下,實現更好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和共同發展。

          4.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有什么特點和優勢?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過去的模式是通過科研項目推進校企合作,“千校萬企”行動更加全面、更加系統,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更加注重推動高校和企業雙向發力。三部門分別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有效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有為政府作用,著力調動高校和企業兩個方面積極性,增強產學協同創新的內生動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第二,更加注重發揮高??萍己腿瞬诺碾p重優勢?!扒Hf企”行動在著力支持推動校企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共性技術攻關的同時,注重發揮高校人才聚集的優勢,采取專門舉措組織高??蒲腥藛T、優秀博士生等,深入企業開展技術服務,解決企業難題。

          第三,更加注重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對接?!扒Hf企”行動綜合考慮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等不同層次需求,組織專家教授、青年教師、博士生等不同類型創新人才,通過聯合攻關、技術服務等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實現企業需求與高校創新資源精準對接。

          5.如何更好推動高??萍紕撔?,加快高??萍汲晒蚱髽I轉移轉化?

          “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共提出七方面的具體計劃,其中就如何更好地推動高??萍紕撔?,加快高??萍汲晒蚱髽I轉移轉化,主要體現如下。

          一方面,發揮高?;A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著力提升校企協同攻關能力。

          推動打造一批創新聯合體。支持高校和龍頭企業、中小企業聯合組建重點實驗室、研究院、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產學研基地等多種形式的創新聯合體,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探索專利所有權共享、收益權讓渡等合作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共享共用。

          推進實施一批高校專利開放許可項目。組織高校積極參與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篩選有市場化前景、應用廣泛、實用性較強的技術參與專利開放許可,鼓勵探索分階段許可等多種定價模式,降低中小企業技術獲取成本。組織專場對接活動和線上專區,集中發布開放許可專利信息,推動高校專利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另一方面,發揮高校人才培養主陣地的作用,發揮高校高水平創新人才聚集的優勢。

          探索選聘一批專家教授作為中小企業技術導師。實施“校企雙聘”制度,遴選一批專家教授擔任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技術導師,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技術咨詢指導等支持,促進專家教授的研究成果和專利技術在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實現帶去一批技術、推動一批項目、解決一批難題。

          擇優派駐一批博士生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組建“藍火博士生工作團”,根據地方及企業技術需求,每年組織在校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師等深入企業,為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服務,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同時擔任企業的高校聯絡員,作為企業聯系高校的橋梁和紐帶,幫助企業對接高校創新資源。

          6.如何推動企業與高校加強協同創新,推動校企深度融合?

          “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共提出7個方面的具體計劃,其中,就如何推動企業與高校加強協同創新,推動校企深度融合,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聚焦企業創新需求。協同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推動高校與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圍繞企業創新需求,探索建立“揭榜掛帥”機制,通過企業出題、協同答題的技術攻關模式,提升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效率。支持重點“小巨人”企業將財政獎補資金用于開展校企創新合作。

          第二,聚焦支持創新創業。培育孵化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鼓勵高??蒲腥藛T和大學生利用原創技術創辦中小企業,引導高校專家團隊、大學科技園、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加大對其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推動高校孵化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

          第三,聚焦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優化整合一批技術創新平臺,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布局,強化頂層設計,以重大攻關任務為牽引,優化集成攻關大平臺建設布局,為關鍵領域發展提供支撐。組織開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關鍵核心技術、行業共性技術突破以及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吸納龍頭企業和優質中小企業作為參與共建單位,通過調整、充實、整合等方式,推動工程中心持續強化創新能力,切實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7.下一步需要怎么樣做,確?!扒Hf企”行動取得扎實成效?

          根據“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安排,組織和落實需要各方共同發力,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建立協同機制。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強溝通協調,構建完善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對接機制,及時總結推廣校企合作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大力營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環境和氛圍;各地教育、工業和信息化、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要結合區域產業發展,聯合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具體舉措,定期分類組織開展校企對接活動,加強對協同創新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快高校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有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加大激勵引導。發揮好評價評估指揮棒作用,把高??萍既藛T面向企業開展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和技術培訓以及校企協同創新成果、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作為評價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斷優化評價評估體系和辦法,激勵高校為企業服務。將開展校企合作對接服務情況作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認定的重要參考,促進提升產學研合作水平。支持高校完善科研評價,培養專業化服務隊伍,推動高??蒲腥藛T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第三,動員社會力量。引導各類技術轉移中心、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加強對高校與企業產學研合作提供服務,探索構建高校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庫和企業需求庫,創新對接合作方式,運用信息化等手段建立完善校企對接常態化機制,降低對接成本,提升對接效率,促進協同創新。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朱克力博士】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