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高性能和自適應計算的領導者,AMD再度現身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以“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為主題,全方位展示了包括第三代EPYC霄龍處理器,Instinct MI100、MI210加速器以及自適應與嵌入式計算解決方案等,一系列AMD的創新型技術和產品。在此基礎上,它還向外展現出了自身“同超越,共成就 _”的煥新品牌形象。
基于去年首次參與進博會的收獲,AMD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潘曉明將進博會視為,一個創新技術呈現與洽談交流合作的舞臺,契合國家大力推進數字經濟建設的大背景,AMD參與其中,不只展現著在高性能和自適應計算技術上的創新成果,它還抓住機會加強與本土伙伴的合作關系,共同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潘曉明透露,為配合在終端市場的策略和產品組合的演進,AMD于今年6月對品牌戰略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調整,既彰顯出AMD對卓越產品及新一代計算體驗的追求加速,也在向行業、合作伙伴及客戶等傳遞出AMD與本土產業合作的誠意和決心。
乘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東風
“AMD一直重視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潘曉明強調著中國市場之于AMD全球業務的重要性。在他看來,中國市場釋放出在數字化轉型以及“東數西算”相關項目上的機遇,讓AMD也設立了相關戰略重點,通過自身的產品、技術增進與本土企業的合作,從而抓住商機,共同乘上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東風。
據悉,AMD在中國市場的產品業務,除了在電信運營商、銀行、教育、政企等領域有規模應用外,它還與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有密切合作。像阿里云搭載AMD第三代EPYC處理器的云上服務器實例g7a,已經實現了行業領先的TCO,可以助力企業更好地實現數字化轉型;另外像騰訊云星星海靈動水系AC221服務器,同樣采用AMD第三代EPYC處理器,獲得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的全五星碳排放認證,達到中國數據中心綠色等級評估的領先水平。
潘曉明當下聚焦的事情中,首當其中的便是,更快地將AMD從一個專注消費市場的企業發展得更加均衡,尤其在企業市場方面,會同合作伙伴抓住數據中心等機會,一起賦能綠色發展與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AMD的數據中心業務增速迅猛,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里,還實現了營業額達16億美元,同比增長45%的亮眼成績。潘曉明表示,擴大數據中心領導地位是AMD未來五年的戰略支柱之一。
如何憑借高能效的綠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行業內快速擴展,與產業用戶、廠商伙伴實現“雙贏、多贏”,也是AMD大中華區的關注重點,潘曉明希望,AMD能與本土合作伙伴通力協作,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才能進一步支持中國數字經濟發展。
樹立現代計算的新標桿
本屆進博會上,潘曉明看到不少廠商對未來趨勢加以展示,他認為,技術演變也推動著計算需求的變化,尤其是數據中心、云以及PC和游戲等領域市場的變革,都讓性能計算的需求持續增長。
需要提及的是,衡量計算性能提升與否的關鍵因素,包括架構設計、平臺優化與制程工藝技術。潘曉明分析到,近年來伴隨摩爾定律愈發走向極限,過去提升性能60%取決于制程技術發展,40%依靠架構設計和平臺優化的格局也“顛倒”了過來。
不單單注重強化硬件與軟件系統的優化,AMD還在行業中展開強強聯合。AMD在今年2月完成了對賽靈思的收購,談及這一合并,“加大了AMD在數據中心、通信、汽車以及嵌入式領域的滲透。”潘曉明說。
為進一步豐富產品組合,AMD在今年5月完成了對Pensando公司的收購,這是一個為數據中心企業和邊緣市場提供DPU技術的供應商,由此一來,AMD擁有了數據中心需要具備的CPU、GPU、FPGA和DPU等所有的核心要素,這為其帶來了強有力的技術補充。
提升自身技術競爭力的同時,AMD也格外注重能效提升的問題,“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AMD一直在思考的課題。”潘曉明道出了AMD的目標:2025年將用于服務器的處理器和加速器能效提高30倍。
以全新的產品矩陣和品牌形象,二度參加進博會,AMD重點展出了自身賦能綠色數據中心、加速綠色計算方面的成果,在潘曉明看來,“我們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并繼續往前推進。”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