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詳解“防疫新20條”:不但不松,反而要求更高了

          張英2022-11-12 17:49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英 編輯 陳哲 在11月12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對11日發布的優化疫情防控部分措施的科學依據,進行了詳細解讀。

          常繼樂說,疫情防控措施實際上一直是在“小步走、不停步”,因時因勢、審時度勢、實事求是地在進行動態調整。病毒在變,我們對病毒的特點和疾病的認識也在變,措施也跟著變,越來越科學,越來越精準。

          一、對密切接觸者,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常繼樂:第九版防控方案是今年6月28號正式發布,第九版實際上是在今年3月份就已經開始有了雛形。元月8號的時候,奧密克戎在我們國家開始流行,元月份我們開始制定,到3月份有一個雛形,4月5號到5月5號期間,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在全國7個城市對九版的雛形進行了試點。當時在我們國家流行主要毒株是奧密克戎BA.1和BA.2,當時試點結果是這樣的情況,密切接觸者的陽性感染者末次暴露后,5天內檢出陽性的比例是89.1%,7天是97.3%。所以第九版是“7+3”。

          6月28號(第九版防控方案)發布以后,7月份和8月份又進行了方案的評估,當時我們國家的主要流行株是奧密克戎BA.5和BA.5.2、BA.2.76。評估發現,密切接觸者3天內檢出陽性比例是81.4%,4天達到90.1%,5天達到94.5%,7天達到99.7%。根據這些結果,將隔離期限進一步優化到“5+3”。

          所以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們從第一版開始,一直到第九版和到現在的優化版,原來是14天,后來變成“14+7”,后來是“7+3”,現在是“5+3”,是這樣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聽起來少了2天集中隔離,這2天可以給我們省出約30%的集中隔離資源。

          同時,因為奧密克戎的最長潛伏期是8天,所以我們采用的是“5+3”。

          二、及時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常繼樂:評估發現,次密接的陽性檢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萬,也就是10萬個人里面有3個人。通過及時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觸者,能夠降低次密接的陽性率。根據這個情況,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以節約很多服務保障的資源。我們出臺公共政策,就要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不再判定次密接。

          三、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

          常繼樂:從武漢以來,風險區劃定一直在調整,比如原來叫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在第八版的時候叫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區,第九版就統一成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區。我們經過第九版的實踐應用以及7、8月份的評估,發現中風險區的陽性檢出率為3/10萬,剛才說的次密接是3.1/10萬。我們覺得有風險,但是不大。同時,中風險區劃了以后,管控的人員比較多,也消耗防疫人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決定取消中風險區。

          四、將高風險區外溢人員“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

          常繼樂:外溢人員的風險經評估以后大概是4.9/10萬,但是這些人均在風險區域劃定后7天內檢出。我們把高風險區外溢的人員7天集中隔離改為7天居家隔離,考慮他到社區以后好管控,同時節省集中隔離資源。

          五、對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由“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調整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

          常繼樂:這也是我們經過實踐和評估以后有了調整,這次發現在閉環管理的高風險人員,如果嚴格執行閉環管理措施,這些人他的陽性感染率很低,只有1.6/10萬,比剛才說的中風險和次密的還要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覺得可以調整成5天居家健康監測。

          我們所有的調整都是有依據的??赡艽蠹衣牭皆瓉淼?ldquo;7+3”改成“5+3”,認為是不是松了?實際上不但不松,反而要求更高了。這些調整要求我們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學、更規范、更快速地開展防控,把該管住的重點風險要管住,該落實的落到實處,該取消的也堅決取消,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資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聞部記者
          關注醫療、公共衛生等大健康領域,報道醫療創新與科技、健康管理與照護、公共衛生事件等。新聞線索請聯系郵箱:zhangying@eeo.com.cn
          五月天丁香人在线视频
              1. <p id="67y6z"></p>
                <acronym id="67y6z"><label id="67y6z"><menu id="67y6z"></menu></label></acronym>
              2. <p id="67y6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