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誰?
干細胞一詞的來源于“STEM CELL”,顧名思義我們是人體的起源、根源或可以理解為“原材料”。所有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都是我們產生。在身體或實驗室的適當條件下,我們分裂形成更多的細胞,稱為子細胞。 這些子細胞要么成為新的干細胞,要么成為具有更特殊功能的特化細胞(分化),如血細胞、腦細胞、心肌細胞或骨細胞。體內沒有其他細胞具有我們得天獨厚的產生新細胞類型的自然能力。
我們的家族很龐大,有多種來源與分支。譬如,來源于胚胎的胚胎干細胞,具有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能被誘導分化為人體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還有來源于已成形組織器官中的成體干細胞,但其產生身體各種細胞的能力較胚胎干細胞來說更為有限。成體干細胞能夠產生多種類型的細胞,如脂肪、骨或軟骨、神經等細胞,有些可突破本身所在組織的發育限制,完成跨胚層分化。而根據功能來劃分,我們又可以分為全能干細胞(類似胚胎干細胞)、多能干細胞(如間充質干細胞)、單能干細胞(比如神經干細胞)。
隨著衰老疾病、焦慮抑郁、濫用藥品、環境污染的內外惡劣環境荼毒下,我們很難維持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功能,所分化的后代細胞也同樣存在缺陷和隱患。與此同時,也就更容易出現突變、病變的干細胞。這些脫離正常軌道的干細胞逐漸形成癌干細胞。因為他們具備干細胞的屬性,一旦形成集群體系,將更難被藥物殺傷。
我們可以做什么?
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們只是噱頭,用來誆騙人們維持不老容顏,那可真是嚴重低估了我們的價值。我們在科學研究與再生醫學-臨床治療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過研究我們如何成熟為骨骼、心肌、神經和其他器官和組織中的細胞,研究人員可以會更好地了解疾病是如何發生發展的。也只有足夠了解人體最原始也是最舉足輕重的細胞,人們才可以更精準地祛病除疾。
通過我們來測試新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科學家們常規藥品研發中常有的測試環節。研究人員可以使用某些類型的干細胞來測試藥物的安全性和質量。這種類型的測試很可能首先對心臟毒性試驗的藥物開發產生直接影響。為了使新藥的測試準確,這些細胞必須被編程以獲得藥物所靶向的細胞類型的特性。 例如,可以產生神經細胞來測試一種治療神經疾病的新藥。測試可以顯示這種新藥是否對這些細胞有任何影響,以及這些細胞是否受到了傷害。
我們通過產生健康的細胞來取代衰老病變或瀕臨死亡的細胞。再生醫學也就此而來。健康的干細胞可以被誘導成為特定的細胞,可以用于人類再生和修復已受損或受到疾病影響的組織及器官。截至2022年,全球已有至少18款干細胞產品獲批上市,6000多項干細胞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涉及200多種適應癥,8大系統疾病,譬如在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以及消化系統等多系統領域,均有許多成功案例。很可能從干細胞治療中受益最大的人包括脊髓損傷、II型糖尿病、帕金森氏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阿爾茨海默病、心臟病、中風、燒傷、癌癥和骨關節炎等的患者。我們在副作用極大的藥物或沒有首選藥物的疾病治療中,也作為最安全的“細胞療法”,大量應用于臨床一線。同時,我們有潛力生長成為用于移植和再生醫學的新組織器官,也就是人造類器官。
當然,我們可以通過激發和調節人體內環境、減輕炎性反應、補充新生細胞、替除衰老細胞、加快新陳代謝等方式來完成全面抗衰??顾ゲ⒎且货矶?,也并非天然可逆。真正想做到延緩衰老、恢復年輕態,則需要人們除了通過我們來干預的同時擁有健康飲食、堅持運動與保持樂觀心態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幾十年科技的迅猛發展,造就了我們在不斷優化。在科學家們的實驗研究、安全性有效性驗證、大量臨床數據積累下,我們的許多分支-如造血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等已經逐步被大眾所接受認可,也救治了成千上萬身患重疾的患者們。但不得不說,我們在人類亞健康時期能激發出更大的功能。當疾病發展到最后,我們也只能作為輔助療法來盡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我們是組織支持的"土壤細胞",作為是一種滋養層細胞,可能存在于所有組織中,支持多種細胞的生存和生長;我們也是組織修復的“微藥廠”,當體內發生炎癥損傷,釋放出炎癥信號時,我們能持續地分泌相關抗炎性分子、抗凋亡分子等,在體內形成一個促進組織修復及再生的微環境;我們亦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可以分泌一種被稱為hCAP-18/LL37具有抗菌作用的抗菌肽;而且抗纖維化作用強大,可以修復血管纖維化、肝纖維化、肺纖維化等;抗排斥作用更不必說,我們可以抑制GVHD(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能夠降低細胞或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應;同時激活內源性干細胞發揮組織修復作用;我們是組織的建造者和功能維持者,主要在組織形態發生中負責搭建腳手架,分化出骨骼、軟骨、脂肪、纖維等結締組織,構成器官發育框架結構;并負責建造各種niche(細胞“龕”),分泌所需的各種因子維護組織功能,通過免疫調節作用隔離不同niche,避免不同性質niche之間相互沖突;而在完成所有使命后,我們會逐步被內源性組織細胞替換,并不長期滯留體內。
我們,無可替代。愿你們正確認識并善待體內的干細胞。
(注:配圖為作者手繪)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