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一帆 千億新能源牛股突然“爆了個雷”。
11月22日,恩捷股份(002812.SZ)開盤即一字跌停。截至當日終盤,該股報收140.17元,被超22萬手封單封住跌停板,顯示資金洶涌出逃。
消息面上,11月21日晚間,恩捷股份披露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11月20日接到董事長Paul Xiaoming Lee先生和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曉華先生的家屬通知,Paul Xiaoming Lee先生和李曉華先生因相關事項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相關事項尚待進一步調查。
“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意味著兩位董事涉嫌犯罪,至于所涉嫌的犯罪行為是否與公司有關,目前尚無法判斷。”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Paul Xiaoming Lee(美國國籍,中文名為李曉明)和李曉華為兄弟關系,兩人分別于1992年12月和1993年2月畢業于美國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高分子材料專業。1996年,李曉明和李曉華雙雙回國創業。
根據深交所互動易信息,8月31日,恩捷股份召開投資者關系活動時,李曉華和李曉明都位列接待人員名單。彼時,包括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中金公司在內的多家機構均參與了公司調研。
巨額定增或受牽連
恩捷股份是鋰電池隔膜行業龍頭企業,當前總市值依然高達1251億元。該公司股價在2021年9月14日創出318.7元的歷史新高,但隨著整體市場的調整下行,該公司股價自去年10月起亦震蕩向下,截至2022年11月22日,距離高點已大跌56%。
業績表現上,今年前三季度,恩捷股份實現營業收入92.8億元,同比增長73.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26億元,同比增長83.77%。該公司將之歸因于今年前三季度鋰電池隔膜產線的產能逐步釋放,故而營業收入增加,盈利相應增加。
目前,作為恩捷股份控股股東和實控人之一,李曉明、李曉華已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而根據相關規定,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最長期限將達6個月。
為進一步了解公司情況,記者致電恩捷股份投資者熱線,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包括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在內的公司其他高管工作均在正常進行。公司治理結構、內控機制都較為完善有效,因此生產、運轉正常,運行有序,不存在有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的情形。”
盡管如此,公司股價在22日仍被釘在了跌停板上,同時,恩捷股份關聯債券恩捷轉債(128095.SZ)當日亦放量暴跌20%。
值得關注的是,恩捷股份此前計劃定增募資不超過128億元,主要用于五個隔膜擴產項目和補流。今年6月13日,該公司發出公告稱其定增申請獲發審委通過,并隨后于6月底發布公告稱,已于2022年6月2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核準批復,核準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約267721996股新股。
實際上,在2020年,恩捷股份已通過可轉債和定增合計募集超60億元資金,公司近年產能擴張的勢頭正盛,手握多個在建項目,卻仍頻繁募資擴產。
對此,王智斌對記者表示,“監視居住意味著該兩位董事正常履職可能會存在障礙,這對公司的穩健運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公司高管因涉嫌犯罪被調查,會成為公司增發股票的法律障礙。”
重倉機構遭波及
除了給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外,恩捷股份此次爆雷同樣波及到了一眾重倉其股票的機構投資者。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恩捷股份的持股機構數為211家,在A股市場中排名第59。其中,華夏能源革新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匯添富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4只持股流通市值超過5億元,而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的基金有34只。
從基金公司方面來看,持股市值最多的是華夏基金,旗下23只基金的持股總市值達到26.4億元,此外,嘉實基金及匯添富基金的持股總市值亦超過10億元;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的基金公司則有22家。按11月21日收盤價155.74元計算,7家基金公司在一天內的浮虧就超過6000萬元。
對此,記者詢問恩捷股份目前重倉機構是否有和公司取得聯系,工作人員表示當前渠道上并未收到相關信息,但公司其他聯系渠道的消息無法確認。
值得一提的是,從深交所互動易上還可以得知,恩捷股份最近一次召開投資者關系活動是在8月31日,彼時,李曉華、李曉明都位列接待人員名單,而參與調研的機構則包括摩根士丹利、廣發基金、紅杉資本等500余人。
在該次活動上,多家機構就恩捷股份自研設備情況、未來市場格局、海外發展潛力、涂布膜核心客戶占比等問題詢問公司。恩捷股份相關人員表示,目前9月份排產(尤其是涂覆膜)又有所增加,客戶對涂覆膜的需求量增長迅速。公司四季度的訂單旺盛,雖然新增產能逐步釋放,但仍然無法滿足所有客戶的全部需求,可以認為今明年隔膜供不應求的情況不會發生改變,產品價格堅挺。
恩捷股份亦指出,目前有多家海外電池企業都在積極擴產,因此在未來幾年里依然能看到比較大的需求增長。從隔膜供應的角度來看,隔膜的產能投放周期相對比較長,因此近兩年市場需求雖然爆發了,但是短期行業內無法釋放出很多產能來匹配下游的需求。同時,行業內參與者擴產的決策壓力比較大,不僅需要對未來有清晰的判斷,而且需要有堅定的決心。公司是行業內堅定的擴產者,對未來產品價格的判斷是保持穩定。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